甘孜日報 2020年07月21日
◎蒲永峰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今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席卷全球的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不僅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與生命健康安全帶來了極大威脅,也是對各級黨委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以疫情防控工作為契機,善于因勢利導、化危為機,既是克服當前疫情不利影響、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引領,更對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具有深遠指導意義。
一、全面總結疫情防控工作經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疫情發生以來,道孚縣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發揮基層治理優勢,堅決打贏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譜寫了一曲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戰“疫”之歌。
第一,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政治保障。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迅速作出部署,科學制定策略,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集中統一領導,及時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為全黨和全國人民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指引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道孚縣作為全州乃至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省、州委高度重視,嚴格落實中央重大決策和疫情防控部署,精準施策、靠前指揮,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全面凝聚抗疫合力,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筑牢了根本政治保證,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優勢、思想優勢、組織優勢和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社會治理體系的顯著優越性。
第二,廣大黨員示范帶頭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力量之源。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干部模范帶頭、率先垂范,以生命守護生命、用擔當踐行誓言,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推動黨委、政府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迅速貫徹到位,并團結帶領群眾匯聚起眾志成城、團結抗疫的強大合力,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堅強有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道孚縣116支黨員先鋒隊,3200余名黨員干部實行“縣級干部駐點包鄉、鄉鎮干部駐點包村、村組干部駐點包戶、寺管會干部駐寺包僧”四級聯包制度,全面下沉一線;110余名青年黨員主動加入黨員突擊隊,負責為隔離人員送餐、縣城小區消毒等危重任務;265個基層黨組織、4700余名黨員自愿捐款103余萬元,黨員捐款比高達99.5%,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第三,社會各界守望相助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力支撐。社會各界充分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愛心企業、海內外同胞、社會團體、干部群眾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紛紛捐款捐物、雪中送炭,各方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形成了同舟共濟、齊心協力、萬眾一心抗疫的強大力量。道孚疫情發生后,省州力量星夜馳援、醫衛隊伍集結開進,省級專家組20人、州級機關和州內13個兄弟縣(市)109名醫務工作者勇敢逆行,援助道孚同心抗擊疫情。累計接受社會各界捐贈資金近1700萬元、各類口罩87萬個、其它防護物資22萬余件(雙、支)、各類消殺用品3.3萬余桶、果蔬糧油肉等1000余噸,為抗擊疫情提供了強力保障。
第四,城鄉群眾支持配合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基層基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充分發揮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制度優勢,廣泛獲得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有效調動人民群眾的主動性、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特別是有效發揮村民、居民自治的優勢,讓群眾切實發揮主人翁作用,積極配合、廣泛參與黨委政府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奠定了堅實工作基礎。疫情防控期間,全縣各族群眾自覺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積極配合鄉村、寺廟、宗教活動點封閉式管理的嚴控措施,未發生一起涉穩案(事)件,更激發了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巨大熱情和強烈愿望,有效促進了全縣各族兒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二、深刻剖析疫情防控短板不足
疫情防控不僅是對全縣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也是對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的一次全面體檢。盡管縣委全面發揮了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政治優勢和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效推進各項決策部署轉化為治理效能,取得了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果,但在防控中暴露出來基層治理方面存在的工作漏洞和制度短板更應該客觀分析、準確把握。
一是機制體系建設滯后。受經濟發展、社會發育等綜合因素制約,全縣基層治理體制建設相對滯后,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體系機制和制度不健全,應急響應、現場組織等操作規范和流程不明晰,職責任務不明確,工作措施不具體,導致事到臨頭手忙腳亂、自亂陣腳。特別是醫療體系建設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專業醫護力量薄弱、應急物資儲備不足,致使重點人員健康篩查、流行病學調查、疑似患者采樣檢測等工作跟進不力,增加了醫療救治成本。
二是信息支撐力度不夠。疫情期間,先進地區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為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提供有力支撐,而在藏區大部分地區,信息化建設處于起步階段,疫情排查、流調、檢測、統計等工作主要依靠“人海戰術”,各部門、鄉鎮間的信息關聯、融合、閉環不夠,大數據信息支撐能力不足,一定程度降低了防控效率。特別是極個別偏遠地區,通訊信號、網絡覆蓋不穩定,加之冬季時常冰雪封山無法通行,造成信息傳導不及時。
三是治理成本相對較高。高原地區地廣人稀、群眾居住分散、自然條件惡劣,且受經濟社會發展制約,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特別是少數偏遠的遠牧點、自然組等仍然沒有實現硬化路全覆蓋,導致基層服務管理工作任務重、戰線長,增加了基層治理的工作難度和管理成本。疫情期間,最偏遠的群眾距離物資配送站達120余公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開展較大突發性自然災害救援工作成本相對較高。
四是教育引導仍需加力。群眾思想教育引導工作方式不多、創新不夠,加之農牧民群眾受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等因素制約,導致工作成效產生滯后性。疫情期間,雖然通過藏漢雙語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但部分群眾仍然對疫情的危險性、嚴重性認識不深,對科學防疫重視不夠,主動投入聯防聯控方面力度欠缺,也沒有轉化為做好疫情防控的實際行動,甚至極少數群眾深受傳統宗教觀念影響,存在念經祈福現象。
五是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基層干部依法治理力度不夠,特別是鄉村兩級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還不足,民俗民事活動管理不夠規范,審批、備案制度仍不健全。基層治理網絡織得不嚴不密,存在住地和戶籍“分離”現象,加大服務管理難度。公共衛生環境治理存在短板盲區,講清潔、愛衛生還未形成農牧群眾行動自覺等。
三、積極探索藏區基層治理之路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道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既有慘痛教訓,也有寶貴經驗。要此以為契機,找準藏區基層治理的發力點、突破口,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補齊漏洞,不斷增強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制勝本領,努力提高藏區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是健全完善應急體系,著力破解基層治理體制難題。堅持把公共安全管理和應急體系建設作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內容,補齊補強基層治理制度體系短板漏洞。建立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社會穩定等重點領域常態監管法治機制,同步完善應急預案和救治管理辦法,加強隱患治理、強化演練推演、提高實戰水平,加強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綜合能力。及時總結經驗、深刻吸取教訓,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完善重大風險預警、研判和防控機制,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加強公共衛生專業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二是統籌推進經濟發展,不斷強化基層治理物質保障。堅持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全力保障民生作為推動藏區基層治理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大力發展特色農牧產業,致力引進龍頭企業,培養發展種養大戶,建設示范基地,推進農特產品精加工,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積極推動農旅融合發展,加快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加力推進A級景區打造,精心打造特色精品旅游小鎮,支持民俗酒店、民居接待提檔升級,大力挖掘特色旅游文化資源,辦好辦活旅游推廣、重大節會等活動。堅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生態綠色經濟,著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富民效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切實凝聚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
三是全面加強黨建引領,加快推進基層治理共建共享。堅持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治理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不斷構建黨組織領導、黨建引領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格局。持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協同高效的鄉村工作運行機制,整合優化鄉村群防群治隊伍,創新黨建載體、激發治理活力、調動治理積極性,實現黨的組織核心化、為民服務精心化、社會治理科學化。全力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深入推進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加強群眾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鼓勵群眾自主議事協商,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積極推進以文養德、以評弘德、家風建設的德治體系建設,提高德治教化能力。縱深推進群眾教育引導工作提質增效,不斷增強群眾政治鑒別能力和科學認知水平。
四是堅定不移厲行法治,有效夯實基層治理穩定基礎。深入推進依法常態化治理,著力構建基層法治良序,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不斷夯實基層治理基礎。推動構建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農村“雪亮工程”建設,推進“天網工程”擴容增量,推動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深化鄉村網格化治理,強化網格服務、社區治理、群防群控,健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網絡體系。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跨地域、跨行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實現社會局勢持續穩定。加強黨對宗教工作的領導,持續強化依法治寺管僧,落實寺廟公共服務保障,加強宗教界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五是持續強化隊伍建設,全面匯聚基層治理強大動能。堅持人才為重,全面加強人才培養、引進、配置、激勵和保障,最大限度發揮人才在推動基層治理中的作用。不斷拓展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增強黨員干部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筑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意識,提升基層治理人才隊伍能力素質。持續優化人才隊伍結構,統籌推進機構改革后續工作和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制定完善人才引進配套政策,梯度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加強急需專業、特殊崗位等人才培養培訓,強化干部綜合業務水平,提高干部應急處置預判能力、決斷能力和執行能力。注重在抗擊疫情、反分維穩、脫貧攻堅、基層治理等急難險重一線考察識別干部,鮮明用人導向,激發干事創業熱情,錘煉干部擔當作為。
基層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從災難中總結經驗和教訓、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歷經磨難、飽經風雨,我們必將變得更加堅強、更加不可戰勝。只要我們更加地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州委的堅強領導下,一定能有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持續轉化為藏區基層治理成果,不斷推動藏區基層治理水平和能力再上新臺階。
(作者為道孚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