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交通部門:徹底根治需各部門通力合作

裝滿砂石的大貨車。

砂石堆積的馬石路。
■ 刁海瀚 文/圖
總投資18.27億元的馬石路,起于石渠縣西南側省道217線,止于德格縣馬尼干戈鎮并連接國道317線,不僅是我州公路網規劃“兩橫、四縱、十五條進出州通道”中“四縱”之一,同時還是連接我州與青海、西藏、阿壩州重要的運輸通道。在各方努力下,經過近兩年的艱苦奮戰,馬石路終于在去年8月正式竣工投入使用。然而,近期在馬石路的蝦扎鎮至縣城路段卻連續出了幾起交通事故。
“最近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已在這一路段處理過幾起交通事故了,雖無人員傷亡情況,但這里出現的問題始終是一大交通安全隱患。”石渠縣交警大隊的文龍如是說。
據文龍介紹,出現交通安全隱患的“罪魁禍首”竟然是路面砂石,讓筆者感到奇怪的是,去年剛改建成投入使用的馬石路全線采用三級公路標準進行改建,路面十分平整,砂石從何而來?其次,小小砂石出現在像馬石路這樣的長途省道、國道上不是很常見的么?怎么到了蝦扎到縣城的路段上就成了一大“罪首”?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致禍罪因”——砂石運輸
為了解蝦扎鎮至城區交通安全隱患的詳由,筆者驅車前往事故多發點進行實地查看。車剛出城區便駛上了這條“民生路”,只見路面平整寬闊,道旁防護設施、道路安全標識標牌、安全警示等系列交通安全設施齊全。行駛了近20公里后,在宜牛鄉附近采砂場的一個彎道處,筆者看到幾個鄉鎮工作人員模樣的人正拿著清潔工具打掃路面。停車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在彎道處的路面上有不少砂石,小的與玻璃彈珠一般,大的如石塊,細細密密地鋪了一層,乍看之下不覺其險,車行駛在上面感覺到剎車制動系統明顯受到影響,經查看,此路近旁幾處彎道無一例外都發現了這樣的砂石。
“上次我就是在這附近的彎道上差點出的事。”在談及當時的情況時出租車司機根秋仍然心有余悸,“當時,過彎處正巧遇上會車,我們這側路面有不少砂石,在轉彎時突然輪胎打滑剎車失靈,直接就沖向了旁邊的防護欄,多虧有防護欄才沒出大事。”
在問及砂石來源時,蝦扎衛生院的扎西告訴筆者,近年來石渠縣發展迅速,城鎮建設項目很多,因此從蝦扎到縣城約50公里的公路近旁共建有5個采砂廠。大車在運輸砂石過程中,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往往裝得很多,車廂上又不裝篷布,一到過彎時便由于離心力的作用大量砂石從車上拋下,因而造成彎道處路面砂石堆積。
徹底根治——需多方協調配合
石渠縣地處邊遠,是青海、西藏、四川三省交界處,隨著近年來石渠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鎮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區域間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馬石路的建成滿足了當地群眾長久以來對交通的渴望。而今馬石路在投入使用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出現了交通安全隱患問題,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
“我局下設的各路段道班主要承擔著公路的日常維護工作,但石渠縣條件艱苦,能招到的人員不多,長期留駐的人手就更少。像道路砂石堆積這樣的情況我們雖然時常處理,但我們處理的速度卻趕不上運輸砂石的車輛‘污染’的速度,常常弄得疲乏十分卻見不到收效,治理路面砂石必須依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緊密協作才能徹底‘根治’啊。”公路分局相關負責人無奈地說道。
“我們在進城設立了關卡,負責檢查過往運輸車輛超載的問題,自出現過由于砂石堆積路面造成安全隱患的情況后,砂石運輸車輛早已成為我們重點檢查的對象,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路面砂石堆積的情況,不是說保證不超載就不會出現。”交通運輸部門負責人說。據了解,在砂石運輸過程中,車廂篷布、擋板縫隙這些都不在檢查范圍,也沒有硬性條例要求砂石運輸車輛必須加裝篷布、檢查擋板縫隙,在檢查中發現此類問題時,檢查執法人員能做的也只是建議、提醒,因此砂石掉落堆積的現象才“屢治不止”。
調查手記:
在調查中,許多受訪人和部門認為徹底治理馬石路砂石堆積現象已迫在眉睫,然而單純地靠清掃、檢查超載都只能治標不治本,要徹底消除這一交通安全隱患必須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道路養護部門需要依照相關道路養護規定,靈活機動安排人手排班,定期做好道路養護;交通運輸部門要繼續做好砂石運輸車輛超載行為的檢查,嚴格執法,同時還應設立好交通安全警示的標識標牌,提醒過往車輛注意減速緩行,以防制動失靈、車輪打滑而出現事故;最為關鍵的是砂石運輸單位應采取加裝篷布、檢查擋板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砂石掉落;此外,針對這一情況制定和實施相關的制度、規定、處罰條例也是必要的治理手段。相信在各方積極的協同努力下,這條“民生路”、“民心路”,關乎石渠經濟社會的“發展路”終將會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