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成都高新區援藏教師、德格縣中學副校長張云

張云與牧區學生在一起。
■ 德宣 文/圖
“使命光榮足以讓我驕傲一生”
6月14日深夜,瓢潑大雨中,一輛越野車疾馳在317國道上,豆點般的雨滴不斷打在車窗上,啪啪作響,雨刮器飛快地來回擺動,不斷發出咕咕的聲響,和著窗外嘩啦啦的雨聲,使車內緊張、壓抑的氣氛中透出異樣的安靜。
坐在越野車的德格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陳再瑜不時拿出電話向縣有關領導匯報情況:來自成都高新區的援藏教師張云在馬尼干戈中學中考監考期間,由于工作強度過大,出現頭痛、胸悶、呼吸困難等嚴重不適癥狀,現正趕往離馬尼干戈鎮最近的甘孜縣醫院救治。得知情況后,縣委領導當即要求縣教育局長全力確保援藏教師的身體健康。在汽車后排,張云靜靜地躺在椅子上,雙眼緊閉,滿臉蒼白,神情疲憊,高原缺氧帶來的劇烈頭痛陣陣襲來,呼吸異常困難,懷中的氧氣袋隨著呼吸而不斷起伏。
張云來到德格縣后,全身心投入到援教工作中,尤其是近期多次驅車到牧區小學送教下鄉,訪遍全縣24個鄉,27所牧區農村小學,工作強度大,時間緊,任務重,身體嚴重透支。時值我州中考來臨,由于該縣教師力量匱乏,中考監考教師不足,張云不顧自己年紀大,身體不適,主動向局領導申請參加中考監考工作,并要求到海拔更高、氣候更惡劣、條件更艱苦的馬尼干戈鎮去監考。6月13日,張云和縣中考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到達海拔近4000米的馬尼干戈中學后,來不及休息,顧不上旅途疲勞,立即投入到中考準備工作中去,先后培訓工作人員、布置考場、對學生進行考前教育等。一天緊張、忙碌的工作后,張云身體當晚就出現了頭暈、全身發冷、無力、極度虛弱的癥狀,整夜無法入睡,第二天,他又全身心投入到緊張的中考監考工作中。一堂考試,從領卷到監考結束,需要近3個小時的時間,在一天的監考過程中,張云強忍身體的種種不適,嚴格按照中考監考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圓滿完成了當天的監考任務。
但由于長時間高強度工作,身體高負荷運轉,6月14日晚,張云出現了劇烈頭痛等癥狀,他再也堅持不住了,縣教育局的同志顧不上他一再要求“輕傷不下火線”,要求帶病繼續監考的請求,決定馬上將張云送入甘孜縣醫院救治。在雨中,經過近三小時的艱難跋涉,深夜時分,張云終于平安抵達甘孜縣醫院,此時,等候多時的醫務人員立刻對張云進行了身體檢查,并做出了初步診斷:身體過度疲勞,抵抗力下降,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需要馬上輸氧,并需要連續輸液以盡快恢復病人的抵抗力和補充體力,建議病人暫時返回內地休養,待身體完全康復再返回高原工作。張云卻堅決不愿意輸液,更不愿休養,只希望通過吸氧和口服一些減輕高原反應病癥的藥物,他說:“連續輸液會耽誤我明天的工作,只要病情稍微緩解,我就一定要將中考監考工作完成。”經不住張云的一再要求,教育局同志和醫生無奈答應了張云的請求。第二天一早,張云要求立即出院,馬上返回馬尼干戈中學參加監考工作。他們顧不上吃早飯,第一時間返回了馬尼干戈中學。他忍受著身體上的不適,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并順利完成了監考任務。
張云完成監考工作后,身體再已無法承受翻越雀兒山高寒缺氧的影響,終于從馬尼干戈返回成都,他的身體再次出現嚴重的全身無力、胸悶、氣緊等癥狀,經醫生檢查,判斷身體出現嚴重的疲勞綜合癥,身體機能因嚴重高原反應受到一定影響,需長期靜養。雖然如此,張云卻說:“使命的光榮足以讓我驕傲一生!”
“這樣的援藏干部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仰”
張云掛職德格縣中學任副校長,他先后深入德格縣24個鄉,31所學校,采取實地考察、送教下鄉、會議座談等形式調研了該縣教育底子。根據調研情況,起草了《成都高新區對德格縣教育對口支援工作方案(2015——2016)》, 對教育援藏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規劃,建立了成都高新區援教德格工作長效機制,完成了《德格縣農村小學現狀調查及發展建議》調查報告。去年12月14日至17日,他順利組織了該縣第一批牧區農村小學管理干部到高新區基地學校參觀、學習,在掛職學校工作中,張云深入課堂、辦公室,走訪學生寢室、家庭,主動了解受援學校的生情、師情、校情,完成《德格縣中學發展現狀及發展建議》、《德格縣中學關于加強年級組、教研組管理工作建議》、《德格縣中學“老帶新”管理辦法》等工作方案,申報了甘孜州教育科研課題《立足本土特色,開展康巴文化傳承研究》。由于工作表現出色,張云被評為“2015年甘孜州援藏教師先進個人”。
一年援藏,張云與德格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與純樸善良的藏族師生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早已把德格當作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張云說:“2年后我們的援藏工作就結束了,我們也將離開藏區。但我會一輩子關注藏區,也會盡自己的努力,為德格的教育發展盡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