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15年全國“最美家庭”獲得者王蓉萍夫婦
王蓉萍,女,38歲,石渠縣婦幼保健院院長。張遂,39歲,石渠縣醫院副院長。夫妻倆懷著對醫療事業的熱愛堅守在四川海拔最高、面積最大、位置最邊遠的“生命禁區”——石渠縣,全心全意為農牧民群眾服務,譜寫了關愛病人、大愛無私的凱歌,展示了新時期醫療衛生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州婦聯 文/圖
用真情 解民困
石渠縣牧民群眾生活水平低下,缺衣少藥,面對這樣的生產生活現狀,王蓉和張遂夫妻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2年2月,新春佳節和藏歷新年之際,該縣天氣異常寒冷,冰天雪地,最低氣溫已達零下46℃。夫妻倆并沒有離開工作崗位,他們深知此時的牧民群眾更加存在著看病難、買藥難的問題。他們倆雇來馬匹馱上價值數千元的感冒類、腸胃類、兒科類、關節類、膽脾類藥品,在白雪茫茫的草原上走村串戶,為牧民群眾開展義診、送藥。為了使牧民科學服藥,他們細致地在每盒藥的包裝盒上用藏語作了藥品名稱、用法用量、針對病癥等說明。八若村65歲的牧民卓洛感動地說:“天氣這么寒冷,連牲口都出不了門,兩位醫生卻走到了家門口為我們看病,我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啊。”夫妻倆這一下鄉就是20多天,幾次掉入冰窟,幸得經過的牧民及時解救,才得以脫險,手腳凍傷了,臉凍紅了,人變黑變瘦了。他們沒有一句怨言,微笑著相互安慰道:“這樣的春節過得才有意義,再堅持一下,氣候變暖了大家就都好過了。”
用真心 解民憂
2013年1月,風雪交加,王蓉萍正在辦公室值班,屋外傳來一陣急促地敲門聲,一位牧民頂著風雪來到保健院,氣喘吁吁地說:“王醫生,我的愛人臨產了,看樣子是難產,我家離醫院路途較遠,找不到交通工具來醫院,希望醫生能到我家里去接生。”王蓉萍聽完,二話沒說就帶上產包和必備的藥品,坐上牧民的摩托車就趕往20多公里外的病人家中,到達病人家里時全身都凍僵了,但她來不及暖暖凍僵的身體,立即投入到工作中。黎明時分,她順利為產婦接生了一個健康的男嬰,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是對她最好的報答。牧民一家沉浸在獲得新生的幸福中,王蓉萍卻蜷縮在火爐邊上沉沉地睡著了。17年的從醫生涯,她已經記不清自己迎接了多少個嬰兒來到這個世界。每次到牧區,總會有小孩跑來抱著王蓉萍的膝蓋,牽住她的手喊她:“門巴阿媽”。對于自己的工作,王蓉萍總說:“用我的雙手,迎接一個又一個小生命來到世間,這本來就是美好而有意義的事情。”
用真愛 鑄醫魂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0級地震,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災情,夫妻倆沉著應對,立即組織志愿者救援隊制訂了細致的救援服務方案,他們先期調集2輛微型面包車,采購災區人民急需的奶粉、方便面、水,火腿、衣服、壓縮餅干、藥品等物資后,星夜兼程趕往災區開展救援工作。
“我們都是醫生,我們有義務去災區做好醫療衛生保障方面的工作。”張遂這樣說,自己有豐富的醫療衛生經驗,青海地震后肯定有受傷的群眾,自己可以提供相關的醫療服務,如開展包扎等。
在王蓉萍夫婦的帶動下,不少同事加入了他們的行業,他們用愛營造了“最美家庭”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