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社會民生 >> 瀏覽文章

人生學無止境

《甘孜日報》    2016年06月23日

 ——記崗位學雷鋒敬業標兵倪翠華
    ■見習記者 劉婭玲 劉小兵
    她工作20年,有13年被評為優秀;3次崗位調動,都是科室業務“骨干”。她就是倪翠華,熟悉她的人總是豎起大拇指稱贊,而她卻謙虛地說:“學無止境,工作就應該用心、用情去做。”
    倪翠華出生早瀘定縣興隆鎮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親是村里的會計,也是倪翠華的啟蒙老師。“相鄰們的孩子都是八九歲才開始上學,而我五歲時,父親就開始教我讀書、識字、撥算盤。他總對我說:‘學習是最有趣的事情,你要愛上學習,一輩子都受用。’”父親的教導也成了她的人生的信條。
    1995年,倪翠華大專畢業被分配到巴塘縣德達鄉政府。不少同事都因為端上了“鐵飯碗”而安于現狀,倪翠華卻認為新一輪的學習才剛剛開始,一有空機她就會扎進書海里學習哲學、歷史、文學、科技、社會主義理論、業務技能知識。由于刻苦鉆研、工作踏實,倪翠華很快成長為了單位的骨干力量,不久便轉崗到巴塘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于2003年6月,被發展為中共黨員,并連續獲得了5次年度考核優秀; 2006年,倪翠華調入海螺溝景區管理局工作,她又在該局連續7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及年度考核優秀;2013年11月,她調入州人社局,被評為全州優秀組工干部、優秀婦女工作者等。
    她回憶說,調入州人社局那天,辦公室主任只為她提供了一本職能職責手冊,就讓她開始工作。人社局辦公室工作事務繁雜,工資福利、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職稱評聘、檔案管理、社會保險、材料匯報等工作都要涉及,尤其是編寫材料經常是時間急,內容多、要求高。為了迅速投入工作,倪翠華更加用心學習,同事、書本、網絡、培訓任何一個機會都不會放過。另外,她還給自己定了4條規矩:隨身攜帶筆記本,隨時記錄需要辦理的事情并注明完成時限;處理事情絕不拖延,哪怕加班至深夜也要完成當天的工作任務;隨時搜集素材,分類管理已被不時之需;起草材料,一定要利用下班后或晚上比較清靜的時間。
    如今,無論是在業務科室還是在辦公室工作,無論是人事業務、基層組織、文稿草擬、信息編報、目標考核,還是公文運轉、后勤保障、政務協調、督查督辦、會議記錄,倪翠華都能游刃有余的完成好。
    她所負責的2015年目標考核管理工作,在全州目標考核中從往年的“合格”上升到了“優秀”等次,同時獲得了2015年全州政務信息目標任務完成第2名。
    倪翠華還積極組織“走基層送溫暖”“扶貧幫困”活動,2013年以來,她動員州人社局干部職工以個人捐助方式為德格縣532戶結對農牧戶發放慰問金42.56萬元,為結對3戶孤兒送去價值0.4萬元的衣物等;她為局對口聯系點扶貧攻堅工作提出的“1對N戶”的幫扶策略,被舉例采用并取得了實效。
    在領導同事眼中,倪翠華是得力干將,優秀工作者,在她16歲的女兒看來,媽媽是榜樣。是的,她愛上了學習,一輩子都受用。
     
    
  • 上一篇:怎樣填報高考志愿
  • 下一篇:把青春奉獻給雪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