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資訊 >> 旅游資訊 >> 游在康巴 >> 瀏覽文章

鄉城瘋裝

本網綜合    2022年03月06日

身穿鮮艷瘋裝.jpg

身穿鮮艷瘋裝的鄉城藏族婦女。 本網資料圖

  鄉城縣有三絕,即白房子、羅布林寺、瘋裝。其中瘋裝的特點是袖長、腰寬、襟大,最獨特的應屬瘋裝與眾不同的穿法,其他地區一般是左襟在里,右襟在外,而鄉城女子的裝束卻恰恰相反,穿著上的“錯位”正是瘋裝獨具的特色。整個服飾五顏六色,炫麗至極,裙子上有108個褶,所以被甘孜其他地區的人們戲稱為“瘋裝”,即“瘋狂的裝束”。

  瘋裝在當地有兩種叫法,“楚且”與“俄熱”,意思是夏天的衣服與冬天的衣服。瘋裝形成于唐朝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唐蕃結為姻親之好時期,定型于云南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統治時期,由納西族婦女穿的齊膝圍裙演變而成。其特點是折疊多,分內褶、外褶各54個,共108個。其用料講究,以氆氌為上品,其次為牛毛編織的毪子,需布料約7米。左右胸襟分別鑲有紅、黃、綠、黑、金絲絨五塊三角形布料,分別代表福壽、土地、先知、牲畜、財富。雙袖肘處鑲有一片彩色布料,占整個衣袖的三分之一,袖邊嵌一小塊寸許寬綠布,裙鑲約1厘米粗的紅色羊毛條,背部嵌1.5尺見方稱為“公熱”的墊背。

  “公熱”的由來,有一段美麗神奇的故事。相傳唐代文成公主進入西藏時,途經鄉城巴姆山,細雨霏霏,婢女為了給公主避雨,隨手扯下當地的芭蕉葉,披蓋在公主的背上。從此,鄉城婦女連衣裙背上便披上綠色的“公熱”。

  與瘋裝相配的還有“嚴謹”的發型與華麗的配飾。瘋裝融合了漢、納西、藏三個民族服飾的風格,是唐代宮女裝、納西女裝和鄉城藏族服裝的結合。因個性突出,用料講究,穿法奇特而遠近聞名,不僅是鄉城女子節慶嫁娶時必備的重要服飾,反映了唐蕃友好等重要史實,同時還是川滇茶馬古道的—個明證,是難得的歷史文化財富。






  • 上一篇:“帳篷城”草原......
  • 下一篇:沒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zx/lyzx/yzkb/7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