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3年12月26日
吳秀華正在向康定縣祥云信用社工作人員咨詢二代社保卡的功能。
12月20日,康定縣率先在全州啟動二代社會保障卡發放儀式。在康定縣祥云信用社工作人員的指導和演示下,白土坎村東風四隊75歲的村民吳秀華和其他參保人員首次體驗了二代社保卡強大的查詢功能。在查詢項目中,持卡人參保繳費流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信息、特殊病種等個人相關信息,一按就會顯示。除了查詢社保信息,社保卡還有儲蓄功能,可存取現金。“拿到這張卡,社保、醫保、銀行業務都可以辦,功能好強大,以后真的能一卡走天下了。”體驗后,吳秀華這樣感嘆。
“社會保障卡是‘保障一生、跟蹤一生、服務一生’的便民惠民卡,此次二代社會保障卡具有‘一卡多用’特點,集社保信息查詢、個人醫保卡功能、金融功能等應用為一體,持卡人可到自助終端查詢社會保險的參保繳費情況,也可在定點醫療機構或藥店憑卡結算。同時,與農村信用社合作,更加方便廣大農牧民不出鄉鎮就可存取。”州人社局副局長楊永華如是說。
發行加載金融功能的二代社會保障卡,從而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這只是我州人社系統眾多為民服務中的一項舉措。
2013年,全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準確把握“穩定增勢、高位求進、加快發展”工作基調,重點做好社會保障、幫扶創業青年,清欠農民工工資等一系列惠民工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人才強州戰略、實現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重要貢獻。
讓全州城鄉居民“病有所依”
大病醫療統籌——
12月2日,當得知符合享受大病保障保險待遇,家住瀘定縣的城鎮居民老咼的家人由衷地感到這政策真是雪中送炭。老咼患有白血病,16余萬元的巨額醫療費用讓他的家庭早已不堪重負。如今,在醫保基金報銷8萬多元后,剩余的錢按照大病保障保險的政策,按49.25%的比例還可報銷2萬多元,個人最后負擔僅6萬多元。
“病有所依”,方能安居樂業。今年,我州積極申請納入全省首批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地區,出臺了《甘孜州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施方案》。11月18日,我州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正式啟動實施,這意味著全州91萬城鄉居民享有了大病保障,醫療費用負擔切實減輕,讓絕大部分人不再受“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困擾。
據州醫保中心負責人介紹,州里將農牧民年人均純收入作為城鄉居民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標準,將大病保險起付線確定為4000元,即個人合規醫療費用負擔超過4000元部分納入大病保險范圍。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人,在參保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超過當地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標準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后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給予保障,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
經統計,2013年度全州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應參保91.06萬人,涉及保費總額1365.96萬元,初步統計2013年1至10月符合享受大病保險待遇人數約3000人,涉及賠付金額約963萬元。
今年,全州人社系統不斷完善社會保險政策,在完善城鄉醫療保障體系,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統籌一體化管理的同時,認真做好了全州2013年增加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待遇調整工作,確保了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及時發放到企業退休人員手中。相繼出臺了關于工傷保險一系列通知,保障工傷人員合法權利。進一步做好寺廟僧尼參加社會保險工作,截止目前,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僧尼分別為30463人和7003人。
就業創業——
助高校畢業生圓“創業夢”
黨的十八大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12月10日,在州人才交流和就業服務局、瀘定縣就業局召開的啟航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年度總結座談上,入駐孵化基地創業的大學生們在會上踴躍發言,認真總結一年來在基地經營的情況以及未來籌劃,青春的激情在這里飛揚。而在3年前,康定縣四通鮮肉超市、康定好多魚水產專賣店女老板王蔚曾經就是這里其中的一員。
2011年6月,剛從四川民族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的王蔚參加了州人才交流和就業服務局提供的免費創業培訓,并領到了5萬元小額貸款資金,這讓王蔚的創業激情和自信心高漲。8月她入駐州啟航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進行創業,開辦電子商務和快遞創業項目,并在康定開辦起了四通鮮肉超市、康定好多魚水產品專賣店,現各經營項目運轉良好,年收入達9萬余元。2012年6月,王蔚作為大學生創業成功典型,獲得州人才交流和就業局6000元創業補貼資金獎勵,還被推薦參加了由省就業局組織的大學生創業提升培訓班,創業項目經營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全州人社系統把幫助高校畢業生創業納入民生工程范圍,今年以來,著力從宣傳引導、基地建設、政策激勵、指導培訓、跟蹤扶持等方面入手,合力推進高校畢業生及創業群眾就業工作。目前,我州“啟航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已被省人社廳認定為四川省第三批高校畢業生創業園區。同時,制定下發了一系列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指導性文件,指導和督促各縣積極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和創業工作。目前,全州人社系統為高校畢業生等創業群眾發放小額擔保貸款700萬元,全州共批準成立見習基地46個,幫助31名高校畢業生圓了“創業夢”。同時,2009級藏區“9+3”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5%。
勞動監察和仲裁——
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今年1月2日,州勞動保障監察支隊接到農民工吳華清、桑杰、吳志清投訴,稱他們在石渠縣修建牧民定居工程中被四川省盛源建筑安裝工程公司拖欠工資近10萬元。
接訴后,支隊立即展開調查,經初步查證,盛源建筑安裝工程公司在2011年修建石渠縣蝦扎鄉牧民定居工程中,拖欠吳華清、桑杰班組民工工資643889.30元,拖欠吳志清班組工資285000元,共涉及石渠、道孚、丹巴、瀘定等地民工100多人。目前,該公司已撤離我州,并將工程余款全額撥付回公司所在地遂寧市射洪縣。州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多次與該公司銜接,要求其派人到康定處理拖欠工資,但該公司以種種理由推脫。由于案情重大,支隊便與遂寧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取得聯系,要求協助處理。
1月5日,州勞動保障監察支隊派監察員到射洪縣,并于當天下午召開協調會,經過六個多小時的協商,1月6日凌晨雙方達成協議,盛源建筑安裝工程公司在2013年1月11日前支付拖欠吳華清、桑杰、吳志清班組工資。
1月12日一大早,支隊便接到桑杰、吳志清電話,他們激動地一連說了好幾個謝謝,并告訴支隊“所有欠款已全部收到了,終于可以安心回家過春節了!”
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今年來,全州各級人社部門加強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引導企業依法用工。全州人社系統監察人員深入企業、建筑工地等送政策法規知識宣傳,集中開展活動102次,散發勞動保障政策宣傳資料1000余份,極大地提高了企業、勞動者、依法用工和增強法律意識;同時,結合全州實際,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依法糾正違法用工行為,確保勞動者合法權益。截止目前,全州開展專項檢查活動和日常檢查活動共753次,共主動監察用人單位976戶,追發勞動者工資待遇6251萬元,涉及勞動者3600余人,投訴結案232件,按期結案率為98%。(記者 澤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