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旅游 >> 旅游資訊 >> 瀏覽文章

奔馳的風情 文化的盛宴

甘孜日報    2018年07月30日

吉祥的歌舞。

       綠草茵茵如碧毯,蹄踏聲聲腔響耳畔。七月是草原最美的季節,也是草原人最美的時刻。726日一早,初升的太陽照在廣袤無垠的草地,身著傳統盛裝的牧民聚集在一起,在一片歡騰中,蹄聲激越,狂飆突起,拉開了德格縣馬尼干戈鎮第三屆賽馬文化藝術節的序幕。

      此次賽馬從馬尼干戈鎮馬尼村、雪柯村、洞真村、措巴村每村選出6匹壯碩的成年馬盛裝出演,圍著2000米的賽道跑完6圈,共12公里的賽程。場內24名藏族小伙策馬奔騰,場外幾千名“觀戰”的看客口哨聲、叫好聲此起彼伏,不管是當地的群眾,還是外來的游客,置身現場,馬蹄聲聲伴隨歡聲笑語,馬尼干戈鎮分外歡騰。

     經過激烈的角逐,評出前6名,分別給予獲獎馬匹的家庭8000元至18800元不等的現金獎勵,獲獎馬匹猶如驕傲的“王子”被牧民們團團圍住,爭相為騎手和駿馬獻上哈達。

     賽馬似乎只是“熱身”,一陣熱鬧過后,伴隨著悠揚的音樂節拍,系列極具藏族風情的表演輪番上演,把文化藝術節推向了高潮。彪悍的康巴漢子就像草原上的雄鷹,美麗的康巴女就像圣潔的仙鶴,載歌載舞,或唱著美妙動聽的山歌、或跳起靈動激昂的舞蹈,與此起彼伏的喝彩聲、掌聲、歡笑聲融為一體,把草原點綴得異彩紛呈。

    “德格在川西地區一直以人文底蘊厚重而出名,來德格這一趟,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風景,還看見這么精彩的賽馬比賽,讓人震撼、讓人難忘。”從北京專程騎游到德格的游客鄂烜驚喜的說道。

      來自四川自貢的游客鄭常平被現場氣氛感染,不停的舉起相機鏡頭按下快門,用相機記錄下此行康巴藏區最美的記憶。他說:“賽馬、歌舞表演都是原生態的,很淳樸、熱情,極具藏民族特色,我把照片發到微信朋友圈 分享,獲得很多點贊。”

      一行5人自駕去西藏的廣東游客周先洪說:“能看到蘊含藏鄉傳統文化的歌舞演出,體驗到藏族人民的熱情,是一種幸運,以后肯定還會再來的。”

      馬尼干戈鎮全境橫貫國道317線,是德格典型的純牧業鄉鎮,轄區內地廣人稀,草場豐富,有著十分豐富的牧俗文化,“西天瑤池”玉隆拉措也坐落于此。每年的7月底8月初舉行的賽馬節,是當地最為隆重的傳統民族節日之一。在雪域高原上綠草如茵、各類鮮花爭相斗艷的最美時節,牧民們會身著華麗的藏裝,自發聚集在一片開闊的草場上,搭帳篷、唱歌跳舞,并開展賽馬、賽牦牛、賽跑和馬技表演、趣味游戲等民俗民間活動,增進相互之間的感情,促進鄰里和睦。

     近年來,隨著德格縣域內的交通基礎設施大改善,來德格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馬尼干戈鎮作為川青藏三省交匯地,過往游客眾多,如何讓游客愿意來、留的下,且意猶未盡、流連忘返是實施全域旅游,實現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馬尼干戈鎮立足縣委的“1616”重大發展舉措和“1371”扶貧產業布局,以挖掘地方文化資源,推進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為契機,將傳承弘揚地方優秀傳統民俗文化與豐富農牧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發展產業、拓寬致富增收渠道相結合,精心組織賽馬文化藝術節,全方位展現多姿的藏區人文風情,樹立牧俗文化品牌,有力促進轄區內經濟發展,帶領老百姓脫貧奔康。

    65歲的馬尼村支部書記應呷已經是30多年的村干部。他說:“馬尼村歷來就有‘耍壩子’這個傳統,但是規模很小,屬于自娛自樂。2016年開始,鄉黨委政府每年都組織全鎮4個村聯合舉辦賽馬節,組織排練各類民間歌舞,豐富傳統民俗活動項目,特別受老百姓的歡迎,吸迎了越來越多的游客,也使我們的傳統民俗民間項目得到了傳承。”

     德格縣玉隆片區工委主任、馬尼干戈鎮黨委書記生龍翁須講到:“今年已經是我們鎮連續三年舉辦賽馬文化藝術節了,老百姓參與的熱情一年比一年高漲,人氣也是越來越旺,不少鄰近鄉鎮的老百姓、外地游客都會過來熱鬧熱鬧。通過文化搭臺,實現旅游唱戲的目的,促進旅游發展。”

     亞瑪卓瑪在馬尼干戈鎮上開了一間旅店,賽馬節開始的前一天,旅館24間房已經全部住滿。她說:“每年賽馬節期間,我們鎮上大小酒店、民居生意都格外的好,幾乎每天都是客滿。”

    受邀參加賽馬節的錯阿鎮黨委書記土格說:“錯阿鎮距離馬尼干戈鎮僅有25公里,受賽馬節輻射,錯通溫泉鄉村酒店50多張床位天天爆滿,以自駕、騎行游客居多。許多游客在賽馬節前后,也會相約游覽正在著力開發的錯阿三連湖景區。”德格縣委中心報道組 曹夢 /

  • 上一篇:色達縣開啟全域旅游新征程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