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打造“天·地·人”文旅新地標

甘孜日報    2024年07月23日

稻城縣“亞丁-皮洛-天文”文化旅游活動周啟幕

本網訊 7月22日,稻城縣“亞丁-皮洛-天文”文化旅游活動周正式啟動。

本次活動由中共甘孜州委宣傳部、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指導,中共稻城縣委、稻城縣人民政府主辦,稻城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廣電旅游局承辦。

稻城是天下聞名的天文科研優地、雪山生態勝地、史前文化高地。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將稻城縣確定為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標的重要區位,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指出:“統籌利用稻城特有的天文科研、雪山生態、史前文化等資源,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標?!备首沃菀约暗境强h遂將此旅游新地標定位為“天·地·人”。圍繞“天·地·人”文旅新地標建設,截至目前,稻城已基本形成時間跨越“遠古-現今-未來”、空間貫穿“天空-地上-地下”、地域縱橫“北部-中部-南部”的全時空、全維度、全區域文旅發展新布局。

活動周開幕式上,稻城縣向稻城云臺天文科技有限公司授予“稻城云臺天文科技產業園”牌匾。據了解,稻城云臺天文科技產業園位于該縣噶通鎮,項目占地500畝,投資5.6億元。目前,240多架天文望遠鏡正在該園安裝和調試,建成后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天文望遠鏡集群和遠程天文臺之一。

開幕式還發布了《稻城亞丁》特種郵票、書籍《拉索:打開人類高能宇宙新視界》《皮洛 石破天驚》。開幕式結束后,在大型原生態歌舞《央麥》古老而神秘的合聲氛圍中,一場歌舞盛宴拉開序幕。演員們身著民族服飾,以傳統的歌舞表達對大自然的敬畏,抒發豐收的喜悅,祈求風調雨順,祝福國泰民安。

《阿西土陶》《稻城鍋莊》《打墻舞》等舞蹈,《稻城傳奇》《稻城山歌》《相聚》《好男兒》《三姐妹》《圣潔甘孜》《羌學》等歌曲以及民族服飾走秀等節目次第上演,集中體現了當地原滋原味的民俗風情和多姿多彩的非遺傳承。

據悉,本次“亞丁-皮洛-天文”文化旅游活動周將從7月22日持續至7月26日。除開幕式外,還將舉辦“天·地·人”全時空文化旅游新地標點位考察、亞丁村民俗文化體驗、文化旅游宣傳推介會、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標座談會、“知名作家走進稻城”文學實踐、“圣潔甘孜·本真稻城”文旅宣傳、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座談會、系列民俗文化活動、稻城縣第十屆“亞丁杯”職工籃球賽、攝影及書法展、非遺對話·阿西土陶與良渚陶器、特色農副產品展銷、非遺及民族手工藝品展示等15個系列配套活動。

曾矛

新聞鏈接

稻城縣是川、滇、藏大香格里拉國際旅游區的核心區之一,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被譽為“藍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香格里拉之魂”,以其境內亞丁國家5A級景區為代表的雪山生態旅游享譽全球,于2019年被評為首批“天府旅游名縣”。

同時,稻城縣還是國家天文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2013年以來,國家在該縣啟動了天文科技集群規劃,設計重大天文科技項目9個,目前已完成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子午二期等3個重大科學裝置建設。其中,海拔4410米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靈敏度最強的宇宙射線探測裝置。

此外,稻城縣還是史前文化的重要遺址地。境內的皮洛遺址,最早斷代距今約20萬年,一經發現就震驚世界,位列“2021年國內十大考古發現”榜首,并入選“2021年國際十大考古新聞”“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填補了青藏高原舊石器時代的考古空白,該遺址發掘的手斧、薄刃斧等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術遺存,也是目前東亞地區形態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術最成熟、組合最完備的阿舍利組合,對于認識亞歐大陸東西側遠古人群的遷徙和文化交流具有特殊意義。



  • 上一篇:又踏層峰辟新天——《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誕生記
  • 下一篇:2024年上半年甘孜州經濟形勢穩中有進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dzyw/10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