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8年06月27日
各地緊密聯系實際,采取多種形式有效推進“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
□羅向明
如何破解“執行難”?前不久,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現場“出題”,7個區縣人民法院院長逐一登臺答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教授等現場打分。“比武”前,7位答題人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場應答自如,各有見地,贏得陣陣掌聲。
這是我省創新方式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一個片段。
各地緊密聯系實際,充分用好省委給予的“彈性空間”,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形式系統學、深入議、務實研,競進氛圍濃厚,促進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川篇”在大學習中入腦入心,在大討論中融會貫通,在大調研中落地落實,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
因地制宜豐富學習討論形式
“今天,我們‘周三夜校’學習討論內容來點實實在在的東西。”6月6日晚,成都市龍泉驛區,“改版”后的“周三夜校”第一次學習主題“接地氣”——“破解‘拆遷難’,強化要素保障,以拆促建,推動項目落地”,來自各相關部門及鄉鎮的負責人一起展開激烈討論,碰撞觀點。
在當天的學習會上,龍泉街道及柏合鎮的負責人結合各自鎮、街特點,分享了近年來高效推動陽光拆遷,為項目促建打下堅實基礎的經驗及在推進中的感受、體會和教訓。每一個人講完,都引起參會人員的一陣熱烈討論,分管區領導相應進行點評。
龍泉驛區聚焦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這一主題,開展“周三夜校·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面對面”活動,切實解決工學矛盾,創新學習方式,把“周三夜校”辦成理論學習的“大講堂”、成果交流的“大舞臺”、素能提升的“充電站”、檢驗干部的“賽馬場”、選拔干部的“點將臺”。
在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各地因地制宜,創新活動方式,持續深入推動活動開展。
南充結合實際確立加快建設成渝第二城、推動高質量發展等18個重點調研課題,探索建立“三聯三化三督”推進機制,調研活動整體覆蓋、進展順利、成效初顯。
雅安整合紅色文化、災后重建等教育資源,開設紅色課堂、感恩課堂、效能課堂、延伸課堂“四大課堂”,組織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川篇”和事關治蜀興川全局“六個重大問題”的戰略考量,確保“大學習”高質高效、有力有序推進。
昭覺縣采取群眾大會和“火塘夜話”“壩壩會”等形式,在干部群眾中全覆蓋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汶川縣將全縣1.9萬戶農戶劃分為1532個網格,幫扶部門和鄉鎮駐村干部擔任網格員,1200余名黨員干部擔當學習貫徹宣講員,切實將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宣傳到田間地頭、房前屋后。
創新調研模式提升實效
“我們今天是專門來聽問題、談對策的,‘穿靴戴帽’的內容就不要談了。”在一場關于推進地方人大工作創新發展的討論中,宜賓市委相關負責同志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在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宜賓市全面推行“基層調研只談問題、座談研究只談對策、制發文件只談干貨”工作方法。圍繞酒產業發展,宜賓市委主要負責同志率隊到南溪、翠屏等4個主要產酒縣區調研。這次調研共收集到創新改革意識不強、營銷平臺不多、抗風險能力弱等影響全市白酒產業發展的6大共性問題,下一步宜賓市將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推動白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各地根據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特點,聚焦主責主業開展調研,創新調研模式,極大提升了調研實效。
綿陽市在前期重大課題研究的基礎上,統籌用好各類資源,創新領導牽頭調研、聯合調研、委托調研、自主調研四種調研模式,著力提高調研效率和質量。
德陽市創新建立政研機構把關初審、專家團隊問診評審、市委常委會集體審議“三輪會審”機制,確保“大調研”活動高質高效、有序推進,著力形成一批具有方向性、前瞻性的重大調研成果。
內江市堅持“走上去”爭取支持、“走出去”學習經驗、“走下去”摸清實情、“走進去”解決問題,努力將調研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務實舉措,務實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在“走下去”中,7個工作小組下沉到7個縣(市、區)、21個鄉鎮、42個村(社區),實地了解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脫貧攻堅、基層黨建等工作情況,對各縣(市、區)和鄉鎮開展“大調研”活動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截至目前,到基層調研110余次,召開院壩會160余次,收集基層反映問題141條。
“立體宣傳”營造濃厚氛圍
“很方便,許多資源都是免費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6月25日中午,坐在餐館等菜的攀枝花市民陳先生,打開“書香花城”手機APP,習慣性點開前一天收藏的文章細細閱讀。
作為攀枝花市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一個重要創新性載體和推廣平臺,“書香花城”APP設置有花城看書、釩鈦之都、康養勝地等特色專題板塊,開設有“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專欄,各級各部門分別在專欄內建立學習組,掛出學習內容,列出討論要點,組織黨員干部進行學習交流。目前,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及部分企業乃至生產車間等,都在APP內建立了學習討論組,APP注冊使用人數達4.1萬余人。
全省各地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領導,對“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進行全方位、大眾化、立體式的宣傳宣講,有效推動活動與實際工作結合促進、落地生根,持續獲得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營造出持續濃厚的活動氛圍。
眉山市在黨政網開設活動專欄,各級黨組織自建“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QQ群、微信群等,打造專題學習宣傳陣地,實現黨員宣傳宣講全覆蓋。實施“文藝下鄉”行動,組織“心連心藝術團”創作與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密切相關的鄉土文藝作品20余個,演出200余場,現場觀看群眾達5萬余人次。
瀘州市綜合運用理論宣講、媒體宣傳、社會宣傳、文藝宣傳四大手段,以“大宣傳”引領“大學習”,以“大宣傳”促進“大調研”,推動活動在基層扎根。
阿壩州組建5個州級宣講隊和52個宣講小分隊,借助農牧民夜校、遠程教育站點、“壩壩會”“兩微一端”等,推動“大學習”進村寨、入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