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10月19日
實施天保工程20年
本網訊 自1998年9月啟動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來,我州“綠色版圖”進一步擴大,天保工程顯現出生態恢復、民生改善等多重效應。
20年來,我州9050萬畝森林資源得到依法有效管護、累計完成人工造林268.16萬畝、飛播造林155.72萬畝、封山育林886.73萬畝,森林撫育418.74萬畝;與1997年比較,林地面積達10835.82萬畝、增長1710.4萬畝,森林蓄積從4.31億立方米增加到4.83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從31.61%上升到34.3%;水土流失面積減少14.11萬畝,土壤侵蝕模數減少84.1噸/平方公里/年;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建立林業自然保護區38個、森林公園8個、濕地公園17個和1處國際重要濕地,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在不斷豐富,天保工程區內,雪豹、亞洲金貓、巖羊、馬鹿、石雞、野豬等野生動物數量大幅度增加。
天保20年,還了甘孜人民一片青山綠水,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林業發展經濟效益極大提升,林區群眾收入明顯增加。與1997年數據比較,林業企業職工現年人均72038元、增加了68175元、收入增長了17.6倍。林區農牧民通過森林管護、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撫育等林業重點工程獲得的收益現達2011元,較1997年增加了1376元、收入增長了2.2倍,林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林業產業得到拓展,非木林業產業收入現達50.93億元,較1997年增長了49.94億元。森林生態旅游收入2017年達21.19億元,較1997年增長了20.14億元,實現了林業生態、產業“兩翼齊飛”。 謝臣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