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1月10日
圖為討論現場。
本網訊 昨(9)日上午,州人大代表、州委書記劉成鳴和州人大代表、州委副書記李江來到康定、瀘定、丹巴代表團,與大家就如何加快推進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進行討論。劉成鳴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必然選擇,康定、瀘定、丹巴三縣(市)要立足自身實際、彰顯自身特色,全力以赴推進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
會議現場討論氣氛熱烈,代表們精神振奮,暢所欲言。李江、澤里降初、王銀洲、陳永強、宋興春、劉俊等十余位代表圍繞如何加快推進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結合工作和本地區實際發表了意見建議。
劉成鳴認真做著筆記,并不時與發言代表交流了解詳細情況。他在聽取大家的發言后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要深刻認識做好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這篇大文章,對于推進全州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巨大撬動效應;要嚴格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將中央和省州委決策部署與本地區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融會貫通,扎實抓好鄉村振興工作。
劉成鳴強調,隨著雅康高速的貫通,大渡河流域作為成都后花園的區位優勢更加明顯,要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上臺階”的目標要求,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真正把大渡河流域打造成為“康養+休閑”的最佳目的地,讓大渡河流域的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切實增強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劉成鳴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一二三產業特別是一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大渡河流域特色的鄉村產業體系,通過產業發展促進農牧民增收,最終實現致富奔康;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按照創建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大力實施“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濕地)”工程,加快形成“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生態格局;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和弘揚大渡河流域的紅色文化、古碉文化、藏羌文化、民俗文化等,著力建設“文化鄉村”,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要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千方百計留住長期在外的能人,激勵各類人才回到家鄉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并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帶頭作用;要推進鄉村組織振興,要注重在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過程中,不斷增強鄉鎮和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
劉成鳴強調,大渡河流域資源優勢突出、區位優勢明顯、溫光條件適宜、市場前景看好,康定、瀘定、丹巴三縣(市)在推進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切合實際,尊重和聽取廣大群眾意見建議,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把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一要高起點規劃,結合實際突出特色搞規劃;二要引進企業帶動,通過企業引領鄉村振興發展;三要讓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最終實現群眾致富奔康;四要打響品牌,采取集中推介等方式,在適當節點展開營銷宣傳攻勢;五要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為全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步。
記者 楊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