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6月24日
本網訊 6月20日至21日,十三屆州政協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在九龍縣召開。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來州調研視察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緊扣州委十一屆五次、六次全會重大決策部署,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壯大民營經濟,助推產業發展”主題開展專題性議政協商,審議通過了相關事項。
州政協主席向秋出席會議并講話。州政協副主席陳洪暴、多吉扎西、蔣秀英、孫飛、阿基布珠、龔建忠、戈教·云登嘉措和秘書長擁措出席會議。不是州政協常委的州政協副秘書長、各委(室)主任或副主任,派駐紀檢組長,部分省州政協委員,各縣(市)政協主席或副主席,州級相關部門負責人,部分民營企業家代表列席會議。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藏語佛學院院長甲登·洛絨向巴,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成康應邀出席會議,州政府副州長鄭天強出席會議并通報全州民營經濟和產業發展情況。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九龍縣呷爾、乃渠、踏卡、烏拉溪、魁多等鄉(鎮)特色產業、民營經濟和合作組織。大家深切感受到九龍縣在優化營商環境、壯大民營經濟、促進產業發展方面,思路清晰、方向明確、政策到位、環境優良、機制完善、平臺廣闊、措施有力、成效明顯,經驗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向秋強調,人民政協只有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解剖麻雀,提出有助于解決問題、有益于科學決策、有利于助推發展的建議,才能以高質量履職服務全州中心大局。當前,我州正處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推進期、實現長治久安的鞏固深化期、同步全面奔康的攻堅決勝期。抓好民營經濟和產業發展,是全州各級干部群眾的重要任務。針對我州產業發展和民營經濟,要對標好經驗好做法,把脈問診存在的短板弱項,有的放矢、精準靶向建言獻策,積極推動相關問題得到解決。
向秋要求,全州各級政協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委的重大部署要求,堅持服務中心大局,進一步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積極凝聚共識、建言資政,為壯大民營經濟和促進產業發展作出貢獻。全州政協委員要聚焦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緊緊圍繞州委總體工作格局和“三創聯動”“六大戰略”等重大決策部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就“敞開大門引進企業、厚植沃土培育企業、塑造品牌做強企業”協商議政,著力推動培育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激發活力。要著眼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運用政協履職優勢助推產業規劃引領、龍頭企業培育、空間平臺優化、重大項目帶動、政策要素落地,力促產業專業化、高端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要聚力打造惠民產業,大力發展群眾受益的現代農業、生態旅游、民族文化等產業,并廣泛吸納群眾參與經營,將分散的群眾納入社會化大生產體系,促進群眾從“傳統農戶”向“產業工人”轉變,以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要緊扣盤活群眾現有資產增加收益出謀劃策,讓群眾流轉土地得租金、參與務工得薪金、資產入股得股金、賣出產品得售金,真正依靠產業發展得到實惠。要圍繞塑造品牌提高產業知名度,立足我州優勢資源,充分發掘產業“特色”,運用聰明才智積極做好人文、歷史、綠色、生態、有機、鮮奇等文章,助力打好“特”字牌,以“特”增強產業品牌內涵、放大產業品牌效應、提升產業品牌名氣。要緊扣打破體制機制壁壘,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積極建言抓好“放、管、服”改革,用改革力量為產業發展聚集新能量、培育新業態、激發新活力,推動企業創新組織形式、經營模式、管理機制,依靠轉動能、調結構、提質量贏得發展前景。
會上,九龍縣負責人介紹了九龍縣產業發展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情況。州政協常委、康定民貿公司董事長鄧雪凱,州政協常委、人行甘孜中心支行會計財務科科長吳江等政協委員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壯大民營經濟,助推產業發展”主題作大會發言。
記者 張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