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9年08月07日
對話183·康定市委書記鄧立軍
◎四川日報記者 徐登林
甘孜州康定市大型新能源項目甲基卡鋰輝礦近期正式投產。甲基卡鋰輝礦礦區目前已探明資源儲量188.77萬噸,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鋰輝石礦床,資源儲量居亞洲第一。該項目的投產,是康定市做強縣域經濟的具體表現。
作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康定市如何兼顧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日前,甘孜州委常委、康定市委書記鄧立軍接受記者專訪。
發展全域旅游,圍繞“西山東水”推進
記者:發展全域旅游,康定市有何優勢?取得了哪些成效?
鄧立軍:康定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優勢之一是資源稟賦好,有大美的自然生態資源,有厚重的歷史民族文化;優勢之二是發展全域旅游迎來政策利好;優勢之三是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康定機場、雅康高速為群眾出行帶來便利。
去年,500萬人次到康定旅游,旅游總收入達45億元,這為下一步康定打造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下一步有何打算?
鄧立軍:康定發展全域旅游,主要圍繞“西山東水”總體思路推進。“西山”就是要全力打造貢嘎山西坡、折多山、雅拉雪山;“東水”就是要利用好大渡河的生態水,利用好榆林的溫泉水,全力將大渡河流域打造為“成都后花園,康養加休閑”旅游目的地。
分3個階段走,全面實現鄉村振興
記者:甘孜州啟動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康定市如何作為?
鄧立軍: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能夠更好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切實解決大渡河水資源開發移民的后續生計和持續發展問題,康定市要積極主動作為,為全州提供一個好的示范。
記者:康定市計劃分幾步走?
鄧立軍:我們計劃分3個階段來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第一階段是打基礎階段,堅持規劃引領,覆蓋234個行政村,率先啟動了若吉藏家漁村等8個示范村建設。第二階段是持續全面推動階段,從今年6月到2020年,打造100個左右的示范村,今年已確定打造35個示范村。第三階段是全面打造階段,2020年起用5年時間,對余下的村進行高標準高起點全覆蓋打造。
記者:實施鄉村振興過程中,如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鄧立軍:一是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宣傳,打消群眾思想顧慮;二是組織發動,在基礎設施建設中,讓群眾投工投勞,務工掙錢;三是實施獎補政策,鼓勵群眾發展產業。
4個方面先行先試,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雅康高速通車后,川藏鐵路也在加緊建設中,交通條件的改善將給康定帶來什么?
鄧立軍:應該說機遇和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圍繞高速公路,尤其是下一步川藏鐵路建設,市委市政府進行了研究,主要是搶抓機遇,推動康定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一是利用雅康高速通車融入成渝經濟圈,二是打造康養休閑旅游經濟,讓游客慢下來住下來消費起來。
記者:康定市計劃在哪些領域先行先試、取得突破,從而更好發揮甘孜州縣域經濟發展領頭羊作用?
鄧立軍:我們的目標是把康定建設成為全國藏區的縣域經濟強市。到2020年,GDP在全州率先突破百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今年將達到1.5萬元。康定要堅持在投資拉動、消費主導、創新驅動、實施鄉村振興4個方面積極先行先試、取得成效,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康定市如何加強干部隊伍和基層組織建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縣域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鄧立軍:加強領導干部隊伍尤其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康定市精心謀劃、全力推動。一是切實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把轉作風、樹形象作為重中之重,尤其是窗口部門、服務部門、密切聯系群眾的部門,作風得到很大改善。二是倡導領導干部要干在一線,敢擔當、強作為、出實績。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為各項工作的全力推進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和人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