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訪民情解民憂 做實功重實效——重慶、四川、云南、貴州扎實推進第二批主題教育

新華社    2019年09月24日

  新華社記者在重慶、四川、云南、貴州采訪了解到,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四省市充分借鑒運用第一批主題教育成功經驗,迅速將第二批主題教育部署到基層,嚴督實導、整體推進,學做結合、查改貫通,堅持做實功、重實效,呈現良好態勢。

嚴督實導,整體推進

  重慶市9月8日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總結第一批主題教育成效、做法和經驗,對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做出具體部署。結合第二批主題教育單位特點,重慶市在制定“一個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專門分別制定了區縣領導班子、高等學校以及基層黨組織開展主題教育的三個具體工作方案,分層分類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

  貴州省88個縣(市、區)、55所高等學校組建巡回指導組1225個,實現指導工作全覆蓋、落到底。畢節市和湄潭縣等地還制定了村(社區)、國有企業、公立醫院、中小學校、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基層黨組織等分領域實施方案或指導意見,強化精準指導。

  四川省舉辦全省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單位黨員領導干部集中學習研討班,采取視頻會議形式,在成都設主會場,各市、縣設分會場,全省8.8萬名黨員領導干部參加學習。

  記者采訪了解到,針對基層黨員分布廣、數量大的實際情況,各地通過拓展自學渠道、開展集中學習研討、分層分類對黨支部書記進行輪訓、送學上門等方式確保學習教育全覆蓋,確保學習教育不落下一人。宜賓市興文縣依托在外流動黨員黨組織,設立14個流動課堂,把流動黨員納入主題教育范疇。

深入調研,學做結合

  學做結合、查改貫通,是第一批主題教育的一條成功經驗。在推動第二批主題教育過程中,各地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四項重點措施有機結合起來,貫穿始終,積極深入調研,查找問題、尋策問道。

  云南省堅持問題導向,明確州(市)、縣(市、區)要重點解決“脫貧攻堅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嚴不實”等四個方面的問題,高等學校重點解決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基層黨組織建設、“雙帶頭人”培育配備等高校黨建工作20項重點任務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重慶市北碚區,當地結合實際推進主題教育,將“擔當作為”專題學習研討地點放在縉云山綜合整治、貧困村、環西南大學產業研究院等重點工作一線。在學習研討中,全區各單位已檢視問題135個、班子成員檢視問題367個,建立臺賬開展整改。

  圍繞解決脫貧攻堅、自發搬遷、禁毒防艾、移風易俗等問題,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組織各級黨員干部深入聯系點和基層單位調查研究、摸清實情、分析癥結,提出針對性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使調研過程成為提升理論水平、增強為民情懷、推動事業發展的過程。

真改實改,解憂紓困

  開展主題教育重在“抓落實”。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各地在推進第二批主題教育過程中,注重將主題教育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真改實改解憂紓困,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效。

  貴州省黔南州結合實際將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納入專項整治,建立健全排查化解機制,針對排查出的132個欠資工程項目,及時采取多種措施,有效推動矛盾化解,清欠薪資1160余萬元、涉及1100余人。四川省南充市開展“三難三亂”和“三公經費”專項整治,對2017年以來“三公經費”執行情況和建設情況開展全面檢查,推動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持續向好。

  結合主題教育,云南省在近幾年的試點基礎上,自9月起在全省范圍開展縣域內醫保資金打包付費改革和醫共體建設,有效整合縣域內醫療衛生資源、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確保到2020年底全省范圍內42個國家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全部建成緊密型醫共體,所有試點縣(市、區)均開展醫保資金打包付費改革。

  一些地方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規定動作”的同時,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加入“自選動作”,解難題、促發展。在四川省德陽市,當地黨委通過“問計于民、開門整改”等活動廣泛收集各方面意見建議400多條,梳理出中心城區入學難入園難、城鄉污水處理進度慢效果差等“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并逐一明確了牽頭領導、牽頭部門和責任單位,要求搞清楚問題癥結,拿出破解難題的硬招、實招。




  • 上一篇:昂揚四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四川發展成就述評之二
  • 下一篇:真心幫 實在扶 全力提升民族地區醫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