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農旅融合助農增收

四川日報    2019年12月31日

產業立本 文旅添金

□宋志勇 川報記者 游飛

  “又是一個豐收年,今年的蘋果產量肯定比去年多。”12月27日,在瀘定縣烹壩鎮黃草坪村,60歲的村民張發元和老伴忙著在果園采摘蘋果,果實累累的1000多株蘋果樹是他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張發元笑著說,“現在我們村里,有產業,環境又好,城里人都羨慕。”

  2018年,瀘定縣成為全省第二批和甘孜州首個脫貧“摘帽”縣。2019年,瀘定縣結合鄉村振興先進縣創建,走出一條農旅融合助農增收路。

種下“致富果”走上增收路

  黃草坪村位于瀘定縣烹壩鎮北面,海拔1900米至2000米。和張發元一樣,家家戶戶都在向陽山坡上種滿蘋果樹。年底,到了蘋果收獲季節,來往的商販和游客不斷,蘋果成為遠近聞名的土特產。黃草坪村目前已發展蘋果基地1000余畝,年產75萬余公斤,年產值400余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9戶31人脫貧增收。

  “一年一度的櫻桃節,不僅打響了杵坭紅櫻桃品牌,還讓村民實實在在增加了收入。”位于瀘定縣城南17公里的杵坭鄉,被稱為櫻桃之鄉,杵坭村櫻桃種植戶冷俐稱家鄉的櫻桃為“致富果”。

  二月櫻花,三月桃花,四月紅櫻桃,五月水蜜桃,杵坭鄉觀光旅游環線貫穿全境。全鄉僅杵坭村、金雞壩村就連片種植櫻桃400畝、水蜜桃500畝。近年來,杵坭鄉以花、果為媒,精心舉辦紅櫻桃節等四季節慶活動,拉動旅游消費和產業升值,2018年,依靠水果和旅游,全鄉人均收入達12000元,率先成為全縣人均純收入超萬元鄉鎮。

產業有特色 引來觀光客

  距瀘定縣城東部26公里,所轄和平村、下馬廠村是通往牛背山的必經之地,也是牛背山徒步登山的起點、驢友和自駕游的大本營。

  2018年,和平村以廣東援建資金367萬元作為村級集體經濟,流轉13戶農房打造旅游民宿,推動民宿接待提檔升級,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下馬廠村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投資100余萬元將村小學打造成牛背山別院,帶動周邊村民發展起4家民宿,形成精品民宿抱團發展。同時,興隆鎮引導農戶學會“兩條腿走路”——旅游旺季搞服務、旅游淡季抓生產,依托蒲江對口援建打造貢嘎雪桃基地150畝、發展貢嘎中蜂200箱,依托廣東援建打造中藏藥材基地350畝,核桃、花椒等干果1000余畝,讓鄉村發展了產業、留住了人,保障了旅游服務。

  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觀光。2019年最多時,和平村和下馬廠村一天共接待了1200多名游客。










  • 上一篇:旅游+農業 高原農牧區大變樣
  • 下一篇:四年投入464億元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