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2020年01月20日
高槐村的田園美術館
四川新聞網德陽1月19日訊(記者 周鴻 攝影報道)喝著咖啡、聽著民謠,還可以逛逛美術館,體驗一下非物質文化。春節來了,一個全新的高槐村也揭開了她的神秘面紗。那個以咖啡聞名的高槐村正在以文創這個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
在高槐村體驗非物質文化
1月19日上午,走近東湖街道高槐村,一首動聽的民謠抓住了游人的耳朵,故事館讓人戀戀不舍;還有新中鎮龍居村,“清廉村居”潤物無聲,基層治理“破繭成蝶”;孝感鎮紅伏村,現代農業生機勃發,村史館里人頭攢動……這是旌陽鄉村振興全域抓規劃、全域抓推進、全域抓服務的鮮活“切片”。
鄉村振興,旌陽謀定而動,篤定而行,激活“一池春水”,建設美好鄉村,讓“全域”成為旌陽亮色;留住“詩和遠方”,讓鄉愁成為旌陽的最美顏值。
旌韻高槐田野秀場正在舉行民謠音樂會(旌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鄉村傳來動聽民謠
“咖啡小鎮”變身“文創小鎮”
“遠處的東山俯望著平靜的旌湖水,它流淌著,帶走了年輕的歲月……這就是我的家德陽,遠方的人回來吧!”1月19日上午,在旌陽區東湖街道高槐村里傳來動聽的民謠。遠遠看去,村民們圍坐在“田野秀場”正聽著樂隊歌唱,不時還跟著音樂打著拍子。
“高槐村的鄉村環境很好,給我們的創作帶來了不少的靈感。”音樂人小黑是這個“民謠小院”樂隊的成員之一。作為德陽人的他曾一直在麗江從事著音樂創作。和樂隊回到德陽后,來到高槐村玩耍時,便決定把創作基地放在這里。每周六和周日下午,他們都會在這里現場演唱。
在高槐村做文創的不僅有“民謠小院”這樣的樂隊,還有喜歡扎染的胡榕,德陽潮扇非遺傳承人楊占勇等50余名新農人,文創人才越來越多。這里還建有田園美術館、葉毓中藝術研究中心、旌陽區青少年創客教育基地。
曾經那個以“咖啡小鎮”聞名的高槐村,如今的文創氣息越來越濃,一座嶄新的旌韻高槐·文創小鎮正在迅速崛起。據介紹,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東湖街道高槐村著力打造建設鄉村眾創營、教育培訓基地、創新實驗室等創新協同平臺,培養當地“新農人”、吸引城市“新農人”,村民與“新農人”眾創共建,全員參與一起干,讓過去單一的鄉村咖啡蝶變成融合非遺傳承、創客教育、原創音樂、3D打印、創意植染、文化消費、鄉村民宿等于一體的豐富業態,為文創小鎮提供了新動能。
逛完了文創小鎮,還可以到新中鎮龍居村,了解黨建引領下的鄉村新面貌。在孝感鎮紅伏村,成片的現代農業足以讓人震撼,還有林下的民居,頗有陶淵明的“隱逸之風”。
打造“旌陽標準”
繪制鄉村振興美好圖景
“建設美好鄉村,讓美麗抬頭可見、幸福觸手可及。”這是旌陽鄉村振興繪制的美好圖景。高槐村的蝶變便是旌陽在鄉村振興中打造“旌陽標準”的一個縮影。
如何打造“旌陽標準”?該區以全域推進為抓手,以“美好鄉村”創建為載體、“幸福家庭”創建為細胞,形成“三三五五、三星六美”的創建機制,夯實“一核五治”基礎。具體來講,“三三”就是實施“美好鄉村”創建三年行動,通過政府整合獎補3億資金,來撬動30億社會投資。“五五”是實施“五大工程”,設立50項創建指標,開展五級創建,評選五類最美創建者和五大最美新農人。“三星六美”就是評選三個星級的幸福家庭,實現廚美、廁美、室美、院美、村美、人美。
孝感鎮紅伏村紅光印象
為此,旌陽瞄準打造“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鄉村振興樣板區”目標,探索“特色小鎮(中心村)+現代農業產業園+專合社(家庭農場)”鄉村振興發展模式,“點上典范、線上示范、面上規范”的推進機制呼之即出,構建起“全域規劃、全域推進、全域服務”的制度體系,集中發力,推動城鄉融合、全域振興,如今“可持續”已照進現實:荷韻龍居是黨建引領下的清廉村居,旌韻高槐是新農人眾創的特色小鎮,紅光印象是城鄉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旌澤“中央廚房”則是該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生動實踐。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走出去借腦借智、引進來創新創業、沉下去培育人才”成為旌陽匯聚鄉村振興人才的“三部曲”。旌陽區巧借“外力”,主動對接國內優秀主創團隊,與北京袈藍建筑、浙江安吉規劃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強化智力支撐。
新中鎮龍居村正在舉辦新春運動會
同時,依托鄉村振興協同創新平臺,定期開展“賦能高槐”鄉村論壇等系列活動,通過眾創營等方式匯聚人才。近年來,旌陽一大批本土培養出的“新農人”,筑巢引鳳來的“新農人”,已成為該區鄉村振興的“興農人”,他們建設美麗家鄉、敘寫美好鄉情。如今,以新鄉賢、企業家、返鄉創業者為代表的新農人“人才高地”正加快在旌陽形成。健全鄉村振興人才培育體系,建立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后續服務、政策扶持“四位一體”模式,在專業團隊和“新農人”引領下,建起了“職業農民之家”,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休閑農業經理人、農業科技特派員、“土專家”“田秀才”脫穎而出,激起鄉村振興“一池活水”。
2020年,旌陽將持續發力,推動“三個全域”落地落實,加快“美好鄉村”分級分類創建,抓好“幸福家庭”細胞工程,深化鄉村治理“一核五治”,全面促進城鄉融合、可持續發展,讓美好愿景變為生動圖景,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旌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