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3月02日
道孚縣救治力量、醫療保障、醫用物資三大焦點透視
◎余秋林 本網記者 肖宵 張嗥
當前,道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最新數據顯示,2月27日,我州新增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為前期道孚縣住院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訂正而來,截止當日,道孚縣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3例,治愈出院15人,現有確診病例58例,均在定點醫院接受治療。
那么,目前道孚縣的醫護、醫技人員等救治人力充足不充足?現有住院患者治療情況怎么樣?醫療設備、醫用物資夠不夠?
2月28日,記者在道孚縣,就疫情醫療救治最新進展情況進行調查。
應治盡治301名醫護人員奮戰一線
“2月8日以來,12名省級醫療衛生專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甘孜醫院5批37名醫護人員、州內13縣32名(不包括各縣支援的疾控人員)醫護人員,郫都區醫療系統和363醫院23名對口支援醫務人員先后馳援道孚,加入醫療救治工作。”州衛健委副主任康殿巨表示,連日來,省、州、縣醫護人員堅守如一,傾情傾力筑牢了醫療防線,“道孚縣有190余名醫生護士投入到此次抗擊疫情,目前省州縣(市)共有301名醫護人員在醫療救治一線,道孚應對疫情的醫療救治力量是有保障的。”
據了解,省、州、縣各地馳援道孚的醫護人員中,既有呼吸科、感染科方面的專家,又有重癥醫學科、檢驗影像、急診專業的醫護人員,他們與道孚醫護人員一起開展醫療救治工作,針對現有病例,實施分類指導,逐一制定治療方案,能夠有效提高治愈率。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甘孜醫院副院長陳穎介紹,在此次應對疫情的過程中,我州率先在全省利用5G+雙千兆網絡技術,搭建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中心,州、縣醫院為基礎的遠程會診系統,在道孚縣各個醫療點多次開展遠程會診,有效提高了醫療診治水平。
在實際診療中,醫護工作者結合甘孜藏區的實際情況,采取中、西、藏醫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全力呵護患者健康的同時,醫護工作人員及時加強心理干預和疏導,針對藏區群眾做好人文關懷,及時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專業知識解讀和心理咨詢服務,不少醫護人員還在隔離病房內帶領患者鍛煉身體,幫助他們調整心態、穩定情緒。
應收盡收
3個醫療點配置366張床位
記者在甘孜州應對道孚縣疫情現場指揮部了解到,道孚縣已改建3個定點醫療點,共配置366張床位,截止2月27日收治確診患者和醫學觀察者共73人,空床率達到80%。
“在此次應對疫情過程中,我們一直堅持‘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備’的原則,有序改擴建定點醫療點。”康殿巨介紹說,自道孚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指揮部分三個步驟建設了定點醫療區域。
“第一,從1月26日道孚縣報告第一個新冠確診患者后,按照傳染病區設置要求,將道孚縣人民醫院住院部隔離改造為傳染病區,劃出35間病房87張病床用于救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第二,將道孚縣中藏醫院進行應急改造,嚴格按照傳染病“三分區兩通道”設置,啟用13間病房34個床位,2月19日,醫院改造并交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甘孜醫院醫療隊托管,隨后,將位于中藏醫院旁的縣統戰部辦公樓進行改造,配置95張床位。第三,在2月20日啟動建設道孚縣第三醫療點,經3天集中改建,現已準備就緒,可提供24個病房150個床位。”
記者還了解到,2月10日開始,我州已在道孚縣建設傳染病負壓病房,預計3月5日全部完工,此項設施將有效提升應對疫情的防控和對患者的治療能力。
應保盡保
全州首臺移動式全身車載CT到位,防護物資庫存充足
“全州首臺移動式全身車載CT已經運抵道孚縣,這臺設備價值550萬元,采用24排的高級配置,排查速度快,成像質量高,能夠進一步提升專家團隊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的診斷和病情變化的評估,精準提升對患者救治的治愈率。其影像傳輸技術也很先進,利用5G系統,能夠快速將影像資料傳輸至云平臺遠程會診中心,由中心專家對影響資料進行遠程診斷。”康殿巨介紹說,目前在道孚縣已投入799.98萬元購置醫療設備,包括移動CT機,負壓救護車、心電監護儀、血氣分析儀和紫外線消毒機等設施設備,“這些設備投入使用后,極大提高了醫療團隊對新冠肺炎的治療能力。”
同時,在省州的關心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已有多批醫療物資運抵道孚,諸如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前期緊缺防護物資得到一定程度緩解,目前庫存充足,能夠暫時滿足當前診治需求。
在全體醫護人員共同努力下,救治工作有序有效,截止2月27日,道孚縣已有15名確診患者治愈出院。
康殿巨說,在省級支援、全州統籌和全縣共同努力之下,目前道孚疫情防控形勢趨于平穩,總體來說,醫療條件、救治能力都是充足的,完全能夠勝任當前的治療救治任務。此外,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的同時,道孚縣的日常醫療服務工作也在縣婦保院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