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我州加快構建“6+1”綠色現代工業體系

甘孜日報    2020年04月02日

發揮資源優勢 增強發展后勁

本網訊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甘孜州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上獲悉,今年我州將圍繞“工業強州”戰略,立足我州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轉換經濟增長動力、轉優產業發展環境、轉型升級高質發展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以清潔能源、優勢礦產、食品飲料、中藏醫藥、特色加工、新興產業為重點的6大綠色優勢產業和以數字經濟為主體的“6+1”綠色現代工業體系。

有序發展清潔能源。協調督促丹巴磨子等項目加快建設,增加我州裝機總量,全年力爭裝機總量達到1270萬千瓦。爭取和用好計劃電量、扶貧電量等政策,增加外送電量,全年上網電量在375億千瓦時以上。有序推進新能源開發建設,做好發電側與用電側平衡。用好用活留存電量,全年執行留存電量總量26.6億千瓦時,收繳飛地園區使用費3500萬元以上。做好水電消納示范區電力保障,制定示范區電力供應規則,明確最低電價。清潔能源業實現產值115億元。

有序發展優勢礦產。加快礦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制定《有序發展優勢礦產、建設綠色礦業實施方案》。全力加快康定鴛鴦壩鋰業集中區建設,確保融達鋰業選廠年內開工。積極協同推進鑫源礦業深部開拓工程等重點項目,盡快投產達效。進一步優化水泥產能,切實做好跑馬山水泥項目的建設,力爭今年4月投產。礦產建材業實現產值20億元。

加快發展食品飲料。進一步優化農產品加工園區布局,支持以瓶裝飲用水等為主的優勢產品開發。搭建“互聯網+”銷售平臺,組織開展“甘孜好水”產品推介專場活動,積極參與“川酒全國行、全球行”,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指導農產品加工協會開展工作,圍繞“圣潔甘孜”創品牌,抓好行業指導,促成行業抱團發展。切實做好中小企業人才培訓,完成300人次的培訓任務。實現產值5.4億元。

加快發展中藏醫藥。積極推廣企業(合作社)產業化種植模式和規范化栽培技術,提升藥材種植的規模化程度。協調俄色等中藏藥飲片、制劑的新品研發。積極培育德格宗薩、鄉城藏青蘭、丹巴佳源等重點企業,不斷提升二產占比。加快完善中藏醫藥服務體系,支持各級藏醫院加強制劑生產。積極推進藏醫康養服務,鼓勵藏醫藥對外拓展,支持企業與教育科研機構合作培育藏醫人才。中藏藥總產值實現15億元。

加快發展特色加工。重點打造德格麥宿——白玉河坡傳統手工藝體驗走廊,推進白玉縣特色加工商業街建設,與全域旅游充分結合,形成產業特色。進一步加快甘孜縣、鄉城縣、爐霍縣等特色加工基地建設,積極培育康定市、丹巴縣、德格縣等特色手工藝銷售市場,促成產銷對接,不斷形成規模。實現產值2.8億元。

積極培育新興產業。修編康-瀘產業集中區總體規劃,抓實土地征占用儲備,在生態環保準入的前提下,積極引進電解水制氫、空分制氮項目落地甘孜。加快發展高原健康供氧產業,加快推進高原供氧扶貧項目建設。力爭8月投產,逐步構建高原用氧健康服務體系。

努力培育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是發展綠色經濟的主要載體。深入學習數字經濟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業態,堅持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相結合,編制發展規劃,探索具有甘孜特色的數字經濟發展道路。水電消納產業區將作為我州數字經濟的突破口,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實現發展動力新舊轉換。完成示范區一期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在風景名勝區準入前提下,建成標準化產房15棟,年內爭取新落戶企業2戶以上,力爭金融災備中心項目入駐園區。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原則,進一步優化數字經濟分布式布局,啟動孔玉2個分布式示范點建設,力爭10月投產。開展工業企業“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對標引導和貫標上報,積極推進企業上云計劃,全年新增上云企業30家,累計達到100家。

本網記者


  • 上一篇:我州召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學復課工作視頻會議
  • 下一篇: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