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0年04月16日
●推動建立參保人員跨省
醫保關系轉移統籌基金清算機制,參保人員辦理醫保參保年限關系轉移時,由轉出地醫保基金向轉入地醫保基金劃轉基金,實現與基金收支權責相一致的醫保繳費年限互認
●今年將持續擴大川渝兩
地異地住院、門診、藥店購藥直接結算的覆蓋范圍,將更多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定點藥店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讓兩地群眾能夠更加方便地實現就地就近看病、購藥
本報訊(記者 劉春華)4月15日,四川省醫療保障局和重慶市醫療保障局在重慶潼南簽署川渝醫保戰略合作備忘錄、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合作協議,商討聯合成立川渝醫療保障戰略合作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項工作組,決定深化跨省異地就醫直接聯網結算、藥品及醫用耗材招標采購等10個方面合作,協同推進川渝醫保事業發展,共建西部醫保建設示范區。
10個方面的深化合作包括:——跨省異地就醫直接聯網結算。繼續擴大異地就醫住院、門診直接結算定點醫藥機構覆蓋范圍,穩步推進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
——藥品價格及醫用耗材招標采購。實施藥品、醫用耗材聯盟采購、結果共用、價格聯動。
——藥品、醫用耗材掛網信息共享。建立藥品、醫用耗材掛網信息共享機制,根據彼此需要提供掛網價格信息。聯合執行藥品、醫用耗材的信息發布和監測制度。
——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協同。合理確定并動態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探索必要的價格聯動和結果互認。
——醫保基金監管。建立基金監管聯動機制,加強異地就醫就醫地監管力度,統一部署。做好重大案件情報共享。協助做好異地就醫涉嫌違規違約問題現場核查工作,及時協調當地醫保部門和醫療機構給予配合。
——醫保信息平臺建設。實現數據互聯互通,進一步夯實合作基礎。建立工作聯系、情況通報、課題研究成果共享機制,加強與高校、公司等方面“產學研用”合作,推動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醫保領域的應用研究。
——醫保專家庫共享共用。共同開展調研、課題研究、咨詢論證、遴選談判、評審認定等活動,實現專家資源共享、智力優勢互補。
——醫保付費方式改革協同。建立病種付費、床日付費、DRG付費、按人頭付費等醫保付費標準相關信息的共享機制,推進兩地付費方式改革協同發展。
——醫保“三個目錄”協同。醫保藥品、用藥規則和醫用耗材、醫療服務項目動態調整協同,探索建立醫保藥品(地方消化藥品除外)、診療項目、高值醫用耗材目錄及支付標準互認機制。
——探索醫保繳費年限跨省轉移互認。推動建立參保人員跨省醫保關系轉移統籌基金清算機制,參保人員辦理醫保參保年限關系轉移時,由轉出地醫保基金向轉入地醫保基金劃轉基金,實現與基金收支權責相一致的醫保繳費年限互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