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6月16日
近15億元投向民生實事
本網訊 辦好民生實事,增進群眾福祉。6月12日,我州印發《甘孜州落實2020年省下達30件民生實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涉及我州的24件民生實事進行周密部署。根據安排,各級財政共計劃安排資金149592.41萬元,其中爭取中央和省級補助136520.81萬元,州級配套安排3554.92萬元,縣(市)配套安排9516.68萬元。
《方案》指出,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民生優先,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全力保障民生資金投入,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根據《方案》,教育方面將為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105400名寄宿生、7000名非寄宿生提供生活費補助;為155900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實施民族自治地方15年免費教育計劃,全面免除18個縣(市)學前3年公辦幼兒園保教費和3年公辦普通高中學費,并為所有普通高中在校生提供免費教科書,受益幼兒及高中在校生人數達49100名;支持全州高海拔寒冷地區(海拔2500米以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取暖工作,解決119100名高海拔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取暖問題;支持民族地區實施學前“雙語”教育;免除4000名中職學生學費。
公共衛生服務方面,持續為全州1176000名常住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12 項國家基礎公共衛生服務;給予符合條件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獨生子女傷殘或死亡家庭特別扶助、符合條件的少數民族育齡夫婦獎勵。2020年預計保障農村獎勵扶助對象11194人、特別扶助對象1010人、“少生快富”工程2600戶。
社會保障方面,提高900000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520元提高到550元;繼續實施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代繳工作,全州22500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部門按規定標準給予全額代繳;落實100400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確保參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全州78200名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部門按每人每年100元標準代繳。
扶助就業、救濟方面,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1000人次,對貧困家庭子女、貧困勞動力、退役軍人、殘疾人等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為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的10371名困難殘疾人提高生活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00元,進一步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保障水平;采取減免費用或提供補貼等方式做好政策范圍內的基本殯葬服務,推進實現基本殯葬服務的普惠性、均等化。
改善基礎設施方面,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30公里;組織開展2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工程,實施70戶農戶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搬遷安置;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定向選聘956名水利工程村級巡管員和20872名生態護林(草)員。
改善環境設施方面,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在全州18個行政村開展整村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實施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新(改)建2515戶左右。
社區和公共文體服務方面,建成180個城鄉社區兒童之家,預計到2020年底,90%的城鄉社區建成兒童之家;實現全州3個博物館和紀念館、19個圖書館、19個文化館、325個鄉鎮文化站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實現1個體育場館免費開放或低收費開放;深化行政村4G網絡覆蓋,建設705個4G基站,推進655個行政村村村通4G網絡。
記者 張亞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