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他成了貧困戶學習的榜樣

四川日報    2020年08月27日

人物名片

黃云華

  四川第九批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攀枝花市云華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創始人。

  3歲時患小兒麻痹癥落下殘疾,因敢想敢干、自立自強,四處“取經”,不僅發展起自家的特色產業,還成了全村的致富帶頭人。

□川報記者 唐子晴

  割草,把飼草、豆渣、玉米等攪拌均勻……8月23日,攀枝花市仁和區中壩鄉學房村51歲的黃云華和妻子像往常一樣,一起床便扎進自家養殖場。給400多頭豬和30多頭牛喂完食,已到了晌午。“大年三十也要這樣按時按點,馬虎不得。”說話間,黃云華又抬手指了指遠處滿山的芒果樹,他說搞好種養結合,也是給合作社其他村民做表率。

身體殘疾卻斗志彌堅

  “是窮怕了。”黃云華說,自己和年少患病夭折的哥哥給家里帶來沉重的負擔。直到1992年,23歲的黃云華得到了免費兒麻康復手術機會。“當時我連200元住院時的生活費都拿不出。”他回憶道。

  丟掉雙拐,黃云華開始走南闖北。賣過小菜,開過餐館,修過鐘表,還干過屠夫。但走到哪他都覺得心里不踏實,“家鄉有山有水有土地,為啥就不能干出點事情來?”

  2006年,黃云華買回4頭母豬,第二年就賺了5萬元。加上對種植感興趣,他邊擴大養殖規模,邊盤算起發展種植業。

  枇杷、石榴、李子、核桃,黃云華大膽嘗試,沒想到吃了缺技術的虧。見周邊村子都種起芒果,他不顧村上海拔高冬天可能出現霜凍的現實,又前去考察,“因為我還是想種種看。”

  2013年,聽說修建觀音巖水電站有大批芒果樹要移栽,黃云華果斷買回120棵。剪枝、除草、套袋……他請來農技員指導,邊看邊學。隔年,芒果便帶來近萬元的收入。

給貧困村民脫貧“出招”

  2011年,黃云華成立“攀枝花市云華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

  為此,他去湖北學技術,去昆明和郫縣(現郫都區)學電商。眼看著攀枝花的芒果越種越多,黃云華開始思考怎么才能賣出好價錢。“我就學過壓花技術,可以使芒果晚熟。”他說,自己先做實驗,發現確實可行,就給合作社農戶傳授經驗。

  “我是被黨和政府一路幫著扶著過來的,也想幫更多貧困戶和殘疾家庭。”有買不起果苗的貧困戶,黃云華便自掏腰包,送苗上門,再開起技術培訓班。目前,全村在黃云華帶動下已種植2000余畝芒果,179戶農戶加入合作社。

  “以前問有多少低保的人多,現在問技術的人越來越多,打心眼兒里高興。”黃云華希望明年合作社能實現統購統銷,再給鄉親們多掙份收入。





  • 上一篇:抓住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
  • 下一篇:我省出臺舉措嚴管保障房和安置房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