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甘孜州建州70周年成就新聞發布會第三場會議舉行

甘孜日報    2020年09月03日

本網訊 昨(2)日,甘孜州建州70周年成就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社會事業篇”在康定舉行。州委外宣辦、州政府新聞辦有關負責人主持會議。

發布會上,州教育和體育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文化廣電旅游局、州人才交流就業服務局、州科技局、州民政局、州醫保局相關新聞發言人向媒體和社會各界通報了我州建州70年來醫療保障、教育事業、科技事業、衛生健康、文旅廣電、就業趨勢、社會事業等方面的有關情況和詳細數據,對比性地展示了我州社會事業發展的突破性成就。 

發布會指出,建州以來,我州立足自身實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社會事業發展,進一步為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五年來,我州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地落實,就業工作發展成效顯著,目前我州已經實現貧困家庭“一戶一人”就業的目標,促進116646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增收。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3430人,開發城鎮公益性崗位10533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今年,我州進一步加大緩企穩崗力度,完善城鄉就業服務體系,擴大就業規模。

建州以來,我州醫療保障事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分散到整合的歷程,醫療保障體系逐步完善。2019年,全州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由啟動之初的8000人擴大到目前的104.93萬人,參保率達到98.93%,全民醫保格局已基本形成。2019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金征收達81.744.87萬元,比啟動之初增長了13.6倍。目前,我州不僅醫療保障能力顯著增強,還結合老百姓遇到的實際問題,逐步啟動實施了信息化建設及醫療保障金州級統籌,隨著醫療保障業務的信息化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更加利民化,逐步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手續繁瑣等問題。

全州民政系統致力于深入踐行“民政愛民,民政為民”的理念,聚焦脫貧攻堅、特殊群體,更好的履行了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截至目前,全州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6.24萬人,保障特困供養人員9072名,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低保對象78265人。民政事業的綜合發展在調節社會利益、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僅使我州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得到優化提升,還進一步完善了社會治理體系,而一系列民生改革穩步推進,更是回應民意、惠及民生的實質性工作。

隨著健康事業的發展,我州群眾的健康水平顯著提高,民眾的幸福指數和獲得感得到了大幅提升,全州人均期望壽命增長到2019年底的74.9歲;嬰兒死亡率下降至4.82‰、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至6.37‰,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全州1950年僅2個醫療機構,目前我州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2825家,增長1412.5倍,全州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對于包蟲病防治工作,我州通過“兩抓四管六結合”的模式,逐步使工作呈現出“一升三降”的良好勢態,包蟲病人群患病率由2012年的1.72%下降到2019年的0.94%。

我州70年的教育發展,不僅實現了從落后匱乏到全面普及基本均衡的歷史性跨越,還實現了從規模擴張到內涵提升的跨越,真正實現從“上學難”到“上好學”的跨越,達到了教育綜合實力全面提升的效果。

全州文化、廣電、旅游開啟了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文藝創作推陳出新、廣電事業成效顯著,旅游產業逐步壯大。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州高科技實現了零的突破,伴隨著科技隊伍的不斷壯大、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升,民生科技得到了拓展。截止2019年末,全州共取得各類科研成果278項,中央、省、州科技經費投入達3734萬元。

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還就媒體記者所提出的“如何從上學難轉變到上好學,怎樣打造優質教育”“大病救助有哪些措施,怎樣防止因病返貧”“包蟲病源頭防空的措施”等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回答。

四川日報、四川經濟日報、康巴衛視、四川新聞網、甘孜日報、甘孜州廣播電視臺、康巴傳媒、康定市融媒體中心,應邀參加發布會。

后續還將陸續進行 “脫貧攻堅篇”“和諧發展篇”兩場系列發布。

見習記者 德央





  • 上一篇:為加快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貢獻力量
  • 下一篇:州人民政府黨組召開2020年第10次(擴大)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