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10月22日
◎四川日報記者 徐莉莎 王眉靈 寧寧
川藏鐵路的“頭”——成都到雅安段、“尾”——林芝到拉薩段已經建成和在建,雅安至林芝段位于中間部分,這一段獲批讓川藏鐵路“頭尾相連”。
省內專家紛紛表示,這對沿線經濟具有“發展杠桿”“重要引擎”“關鍵變量”的巨大作用。它意味著交通的便利、經濟的驅動、科技的促進、文化的交融和機遇的匯聚,“對四川來講,這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一次填補空白之舉
提升四川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地位,進一步暢通我國與南亞地區的陸路經貿通道
在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看來,這條1000余公里長的鐵路,將讓四川在全國鐵路網中的樞紐作用更為突出。
攤開地圖可以看到,四川向西,是廣袤的山區和川西北高原地區,也是全國鐵路網罕有的“空白區”。而川藏鐵路的建設,讓全國鐵路網得以向西延伸和覆蓋;全國其他地區與西藏經此通道往返,四川是必經之地,樞紐地位凸顯。
“它讓四川鐵路網由‘K’字形變為‘米’字形,鐵路網格局發生改變。”四川省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說。
省經濟發展研究院區域研究所副所長曾洪萍認為,以前西向鐵路是四川的弱項。出川入川的通道,總的來說,還是東南北三個方向居多。向西,實際上是經過川北,也就是北向完成的。
川藏鐵路的建設彌補了這一短板,將提升四川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地位,讓四川承擔更重要職能、發揮更大作用,有利于發揮四川對西部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曾洪萍注意到,有了川藏鐵路這個更為“正宗”的西向出川通道,將極大地促進西藏、四川乃至成渝地區的西向開放,有利于推動四川形成新的開放格局。
未來,川藏鐵路可通過拉薩連接西藏亞東和聶拉木兩大通往南亞印度、尼泊爾的陸路口岸,進一步暢通我國與南亞地區的陸路經貿通道。
一次強大的“正向沖擊”
帶動形成萬億級川藏鐵路產業帶
“過去一段時間,大家都在思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甘孜、阿壩如何融入?”曾洪萍說,川藏鐵路或許就是答案之一。在她眼中,川藏鐵路的開建,對于川西北地區特別是甘孜的經濟社會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川藏鐵路結束了甘孜沒有鐵路的歷史。“火車一響,黃金萬兩”。“貨暢其流”將帶來川西北農特產品銷售半徑的變化、游客涌入的變化,能夠快速拉動經濟增長和農牧民增收致富。
放眼更大的區域格局,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執行官、省決咨委委員湯繼強認為,川藏鐵路建設有利于川藏之間深度融合發展,也將促進東、中、西部產業協同發展。
站在產業帶動的角度,湯繼強認為,川藏鐵路在規劃、建設、運營的每個階段都能夠帶動一大批產業,提供遠超工程本身的空間。他預計,川藏鐵路的建設運營將帶動形成萬億級的川藏鐵路產業帶。“對于川藏乃至整個西南地區而言就是一次強大的‘正向沖擊’。”
除了經濟效益外,盛毅認為,川藏鐵路還具有良好的社會、科技效益。一方面,川藏鐵路的建設能夠取得增加就業、提升沿線地區醫療教育水平等良好社會效益。另一方面,攻克川藏鐵路技術難題的過程,往往也是重大科研創新的過程,而多學科領域的交叉融合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重大發現和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