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0年12月11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之飏
日前,《中共四川省委關于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正式發布。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建議》全面分析了“十四五”時期四川發展方位和階段性特征,深入研究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大問題,就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進行系統謀劃。
看目標
“四個高于” 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建議》明確,今后五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要實現“四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持續平穩增長,保持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提升幅度高于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國。
為什么?
——有需要。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凱談到,四川地處西部內陸,人口多、底子薄、欠發達、不平衡,發展不足仍然是最突出的問題。
一組數據可以印證,2019年,四川人均GDP不足全國平均的八成,研發投入強度低于全國0.36個百分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于全國8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也低于全國平均。
后發而同至,怎么辦?必須要快。
可能嗎?
——有基礎。省統計局副局長熊建中給出一組數據——2016年至2019年,全省年均經濟增速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別高于全國0.5個和0.6個百分點;同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升幅度和研發投入增幅也均高于全國。
——有支撐。數據顯示,過去10多年,四川省多個重要指標的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今年前10個月,全省五大支柱產業總營收達3.36萬億元,增速快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4301.8億元,同比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由上半年同比下降0.4%轉為同比增長2.2%。“即便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四川經濟反彈明顯,韌性十足。”省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楊春健認為。
——有機遇?!皣抑卮髴鹇越粎R疊加,‘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將為四川發展注入強大動能。尤其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國家重大戰略機遇,給予四川未來發展極大的想象空間?!笔∩缈圃涸痹洪L、研究院盛毅說。
看重點
“五大板塊” 開啟發展新征程
從文本結構看,《建議》的一大特色是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關于“一極兩中心兩地”的戰略目標來鋪排基本框架,依據新發展理念內在邏輯來組織相關內容。
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主任唐文金解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也是四川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引領。
《建議》如此布局,既是嚴格對標中央,堅定“四個意識”的政治自覺,也有利于指導各地、各部門抓住未來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問題尋求突破,加快把國家戰略機遇轉化為發展動能。
“《建議》中關于‘一極兩中心兩地’的五個部分是一個有機整體?!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培林認為,五個部分主要回答的是未來四川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
五大板塊中,有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表述不容忽視: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樹立人文化、便捷化、均衡化、綠色化導向,推進公共服務資源合理布局、優化配置,加快建設文化更繁榮、生活更富裕、服務更優質、環境更優美的宜居家園。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鄭備談到,“十三五”時期,我省的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一直保持在65%以上,我省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新征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關注的領域會更廣,品質要求會更高。
看延續
既一以貫之,又與時俱進、守正創新
省委對治蜀興川的重大戰略作出了系列部署。
其中,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要深入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要推動“四向拓展、全域開放”,形成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要發展“5+1”現代工業體系、“4+6”現代服務業體系、“10+3”現代農業體系。
這些戰略部署在“十四五”時期要不要堅持?《建議》一大原則是:一以貫之和與時俱進相結合。
——繼往。就是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督ㄗh》起草過程中就已明確要求,一方面,全面客觀總結“十三五”時期我省實施的新戰略、推出的新舉措、積累的新經驗,在謀劃推進“十四五”發展中繼續堅持和完善。
——開來。深刻領會和把握我國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重大判斷,深入分析研究我省“十四五”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和機遇挑戰、現實基礎和比較優勢,找準四川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重點。
兩者的核心,體現為對于“一干多支”發展戰略的堅持和拓展。
《建議》中的三個表述蘊含深意: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在環成都經濟圈、川南和川東北經濟區分別形成全省經濟副中心;構建“一軸兩翼三帶”區域經濟布局。
對于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要構建全省經濟副中心,《建議》給出了更明確的答案——在環成都經濟圈、川南和川東北經濟區分別形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同時,還明確了內在要求:經濟總量占比要高、綜合承載能力要強、創新發展動能要強、區域帶動作用要強。
“這一新的表述,讓培育全省經濟副中心在空間區域和內涵要求上都更為明晰,也指明了努力方向?!笔∥≌疀Q策咨詢委員會宏觀經濟組副組長丁任重表示。
文件起草時間軸
8月21日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決定成立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文件起草組,由省委書記彭清華任組長,省委政研室牽頭,從省級有關部門和部分市州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全會文件起草執筆專班,進行文件起草工作。
8月31日
召開起草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對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文件起草和“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進行研究部署。
9月7日
省人民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網站、川觀新聞、省委改革辦改革視界客戶端開通建言獻策專欄,面向社會“開門問策”。
9月至11月
省委書記彭清華先后主持召開 7場專題會議,廣泛聽取各領域各階層人士意見建議。
10月下旬至11月底
開展了六輪征求意見。共收到省領導、省級單位、市州黨委反饋意見建議818條;匯總梳理專家學者、企業家、基層代表、黨外人士代表、中央駐川單位意見建議437條。
11月2日至3日
省委書記彭清華前往德陽市,與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共同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聽取對我省“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建議。
11月30日
“開門問策”征集意見建議結束,通過互聯網累計征集各類意見建議6000余條。
12月3日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召開,省委書記彭清華代表省委常委會向大會作《建議說明》。全會就《建議》討論稿、《全會公報(草案)》討論稿開展熱烈討論,研提意見建議,同步開展意見建議吸收轉化?!督ㄗh》稿開展第七輪征求意見。
12月3日
省委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建議》討論稿、《全會公報(草案)》討論稿修改意見的匯報。
12月4日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建議(草案)》《全會公報(草案)》,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