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0年12月24日
完善產業鏈條,農旅融合發展
一線故事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
12月10日,寒風料峭,遂寧市安居區橫山鎮雙油房村,檸檬現代農業園區里一片豐收景象。“今年檸檬結得多。”村民吳翠萍背著背簍,把檸檬運到路旁的貨車上。貨車裝滿后,這些檸檬將被送到安居區經開區檸檬加工廠,部分鮮銷,部分精深加工做成干片,部分儲藏到凍庫。
檸檬現代農業園區只是安居區著力打造的現代農業園區之一。安居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安居區正全面打造一批具有鮮明產業特色、完善產業鏈條、融合農村一二三產業等特點的現代農業園區,為鄉村振興提供保障。
村民家門口工作 分享發展紅利
吳翠萍已在檸檬現代農業園區上班5年。“以前在外地打工,現在村里產業發展得很好,家門口就能工作,除草、噴藥、修枝、套袋、摘果,經常有活兒干,工錢一天差不多50元,每年還有土地流轉金可以拿。”吳翠萍說。
因產業基礎薄弱,雙油房村曾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為脫貧增收,該村按“基礎先行,優化產業”思路,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引進龍頭企業,流轉1300余畝土地,發展檸檬產業,并提升農產品加工能力,實現檸檬產供銷一體化。
去年,檸檬現代農業園區畝產約2000公斤,產值超700萬元。銷路也很好,吳翠萍拿起一顆檸檬說:“檸檬品質好,都賣到了俄羅斯、泰國等地。”
產業發展帶動村民脫貧增收。橫山鎮黨委副書記張均介紹,檸檬現代農業園區每年用工量在4800人次以上,在園區長期務工的村民人均月收入800元。
“接下來,我們計劃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園區產業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全面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建立完善農戶與園區各類經營主體的利益共享制度,通過就業帶動、保底分紅、二次分紅、股份合作、代種代養等,讓村民分享園區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安居區扶貧開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產業園輻射帶動 村民吃上“旅游飯”
從雙油房村出發,沿遂寧市現代農業一體化大環線繼續行駛,20分鐘后便抵達安居區白馬鎮青峰村。這里是安居現代紅薯產業園的核心區域,有5000余畝紅薯。
還未進村,村口停著的5輛大巴車就映入眼簾,原來是周邊區縣餐飲店組隊前來考察紅薯品質的。“這里土質疏松肥沃、排水性好,有百年的紅薯種植歷史。我們特有的品種524紅薯,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青峰村黨支部書記袁治全介紹。
立足氣候、土壤等優勢,今年年初,安居現代紅薯產業園推進建設,6月種下第一批紅薯,產量超60萬公斤。11月末,524紅薯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做了展銷,受到消費者歡迎。“農交會結束后,幾乎每天都有人來村里考察、下單,這個月就銷售了20余萬公斤。”
“大半年下來,在園區打工的錢加上土地流轉金,收入近萬元。”村民李茂香正將紅薯包進塑料泡沫里,小心裝箱。不遠處,一處紅薯儲存地窖正在施工。“我們在不同位置修了5個地窖,一個大概能存5萬噸紅薯。”袁治全說,他們還計劃在旁邊的平地上修建一個深加工廠,用來加工薯片和粉條等紅薯制品。
此外,園區還與省農業科學院合作,計劃建立524紅薯和薯類新品種繁育基地,專為園區提供優質紅薯脫毒苗,提升紅薯產業良種率。“好的品種售價可達每公斤12元,比傳統品種的市場價高出近4倍。”
“根據規劃,產業園將以白馬鎮為核心,輻射帶動攔江、保石、中興等鎮的多個村莊連片發展。”安居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些村莊將被打造成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園區,兼具田園觀光、工廠觀光、紅薯采摘、美食品嘗等功能,讓更多村民在發展中吃上“旅游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