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12月24日
◎本網評論員
擊鼓催征開新局,奮楫揚帆正當時。州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切實抓好穩定、發展、生態、民生“四件大事”。透視“四件大事”之間的邏輯關系,既相輔相成,又辯證統一。全州上下務必在深化認識中統一思想、在行動自覺中加力落實,為全面建設美麗生態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孜開好局、起好步。
人心思定謀發展,民心思治求幸福。全面建設美麗生態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孜,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無疑是我州最重要、最緊迫的“第一責任”。我們必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全力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州,全面深化平安甘孜建設,著力構建具有甘孜特色的現代化治理體系,堅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反分維穩銅墻鐵壁,牢牢掌握反分維穩主動權;必須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常態化開展文明和諧寺廟創建和“愛國愛教愛家鄉”“五二三”學教等活動,全覆蓋推進藏傳佛教堅持中國化方向自覺適應社會變革的倡議活動,切實健全寺廟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社會管理相結合的寺廟管理長效機制,加力提升政府依法管理和寺廟自我管理能力,堅決做到“導”之有方、“導”之有力、“導”之有效,堅決實現宗教和睦、佛事和順、寺廟和諧;必須堅持以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州為抓手,不斷完善社會面網格化管理、聯勤聯動聯控及和諧邊界建設長效機制,精準推進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精細推進“八五普法”“法律七進”活動,精心推進掃黑除惡、緝槍治爆等專項治理行動,著力把社會治理與社會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有效提升我州維護政治安全、社會穩定、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公共安全和依法治寺管僧“五大能力”,推動形成“全民學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發展,是我州各項工作的“核心”與“主旋律”。全面建設美麗生態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孜,加快發展,無疑是事關全州各族人民福祉的“第一要務”。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堅持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依托,精心打造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國際自駕游最佳目的地,精準推動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真正讓旅游業成為名符其實的“富民產業”;堅持以建設水風光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基地為目標,加力推進綠色礦產資源開發,真正讓電礦業挑起我州工業經濟的大梁;堅持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加力發展高原特色農牧產業,真正實現“農業多貢獻”;堅持以川藏鐵路建設為契機,加快實施“基礎設施補短板行動”,著力構建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全力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堅持以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為方向,切實鞏固“18+2”魅力縣城建設成果,強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重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以提高綜合防災減災能力為根本,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堅持綠色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最重要、最緊迫、最艱巨的任務和使命,我們唯有保持“箭在弦上”的戰斗姿態和“奔跑在路上”的奮斗狀態,以雷之厲烈抓發展,以風之疾速抓落實,才能在新一輪發展中爭得一席之地、立于不敗之地。
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全面建設美麗生態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孜,保護生態環境,無疑是事關我州綠色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第一使命”。我們必須把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作為義不容辭的使命擔當,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積極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加快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抓手,切實加強生態功能區建設,著力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著力強化國土空間、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生態環境監測監察能力建設,著力開展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切實抓好生態保護與建設,持續開展“大規模綠化全川·甘孜行動”,持續實施“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濕地)”工程和最嚴格的森林資源管控“四個最嚴”及16條措施,持續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退牧還草、水土保持、植被恢復、動物棲息地改善和干旱河谷治理等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工程,持續落實農牧區“以電代柴”工程和民生項目木材替代行動,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大力發展生態經濟,著力構建“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立體生態格局,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效形成經濟效益好、特色突出、帶動力強的現代生態產業體系,堅決筑牢生態文明之基。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全面建設美麗生態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孜,保障和改善發生,無疑是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第一追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農牧民群眾增收有門路、致富有依托、小康更全面;著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大力實施教育振興工程,切實探索家庭、學校、社會共同育人新模式,力爭全州教育主要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著力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大力實施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工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農牧區衛生服務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治和應急體系,提升疾病風險防控和醫療救治能力,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著力促進群眾就業創業,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支持力度,大力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切實搭建跨區域勞務合作平臺,切實開發公益性崗位,強化重點群體就業援助,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著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不斷完善基層社保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切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出發是最好的開始,行動是最好的回答。讓我們在州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以“奮斗有我、不負韶華”的使命感,以“勇于擔當、奮發有為”的責任感,傾心傾力抓好“四件大事”,我們就一定能讓治理高效能、發展高質量、生態高顏值、生活高品質的美好愿景在不懈奮斗中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