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1年03月03日
在重點產業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殺手锏”技術
發展方向
●重點突出“特色化、專業化、集約化、市場化”發展方向。特色化,就是強調園區的主導產業選擇要有特色;專業化,是要推動產業園區圍繞特色產業配套專業化的服務;集約化,是指產業園區發展要走集約化發展路徑;市場化,是指積極改革產業園區建設和運營模式,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和市場機制的作用發展目標
●到2023年底,全省建設100個左右貫徹新發展理念、優勢突出、創新功能完備的重點特色園區。每個特色園區的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比超過70%,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占比超過25%,每個特色園區至少建成1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畝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7%左右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彧希
3月2日,省政府網站發布《四川省“5+1”重點特色園區培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這是今年以來,我省工業領域的一項重磅舉措。為何出臺《行動計劃》?這次的政策與以往有何不同?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產業園區處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破短板 突出四個發展方向
工業興則經濟興,產業穩則經濟穩。加快制造強省建設,省委、省政府多次就發展高水平特色產業園區作出安排部署,去年召開的深入推進“5+1”重點產業發展專題會議等重要會議均明確提出“實施‘5+1’重點特色園區三年發展計劃、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產業園區”。
“2020年,我省工業在產業園區的集中度已經超過70%。”該負責人表示,但與新發展階段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我省產業園區發展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產業集聚集約集群發展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園區承載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增強。
與以往園區發展政策突出強調產業發展規模、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不同,《行動計劃》重點突出“特色化、專業化、集約化、市場化”發展方向。
“特色化,就是強調園區的主導產業選擇要有特色;專業化,是要推動產業園區圍繞特色產業配套專業化的服務;集約化,是指產業園區發展要走集約化發展路徑;市場化,是指積極改革產業園區建設和運營模式,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和市場機制的作用。”該負責人解釋道。
根據發展方向,《行動計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3年底,全省建設100個左右貫徹新發展理念、優勢突出、創新功能完備的重點特色園區。每個特色園區的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比超過70%,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占比超過25%,每個特色園區至少建成1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畝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7%左右,形成較完善的專業化、市場化運營服務體系。
設紅線 安全環保具有一票否決權
《行動計劃》公布的同時,還發布全省納入培育范圍的130個園區名單。
從產業領域上看,130個園區中,電子信息領域16個,裝備制造領域26個,食品飲料領域30個,先進材料領域34個,能源化工領域15個,數字經濟領域9個;從地域上看,大部分市州有5-8個產業園區被納入培育對象,其中成都市最多,有22個。
“選擇這些園區,因為其產業基礎較好,主導產業特色較為明顯,產業發展潛力較大。”該負責人說,此外,這些園區都是當地的重點園區,不僅市州層面高度重視,園區自身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愿也比較強烈。
根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行動計劃》從打造產業集群、強化創新驅動、增強承載能力、提升服務水平、推進綠色安全發展、強化規劃引領、創新管理體制等7個方面提出培育“5+1”重點特色園區的主要任務。
其中,建設若干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創新型產業集群、在園區重點產業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殺手锏”技術、建設“智慧園區”、開展“畝均論英雄”評價等都是新提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行動計劃》將不存在生態環保、安全生產和耕地保護方面的問題作為納入培育范圍和評價認定的前置條件,如存在這些問題則將一票否決。其中以化工為主導產業的特色園區在安全環保上要求更加嚴格,確保本質安全、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