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1年07月06日
推動有效銜接,助力甘孜州德格縣開啟鄉村全面振興新征程
成都高新區(簡陽市)第五批對口支援工作隊整裝出發。
成都高新區在德格縣援建的“高新大道”。
□佩奇 【圖片由成都高新區(簡陽市)對口支援工作隊提供】
6月26日,成都高新區(簡陽市)第五批對口支援工作隊臨時黨支部成員來到甘孜州德格縣檔案館,通過照片、文字、物件細致了解當地歷史。其中,德格新篇區域展示了自2012年以來,成都高新區通過創新模式開展“立體化”對口支援幫扶工作,推動德格發生的可喜變化。
“這也是一次‘沉浸式’的實地見學。”該工作隊領隊張力帆說,當天,他們還去了金沙江畔的崗托村踏尋紅色足跡,觀看電影《建黨偉業》,傳承紅色基因。
回望來時路,砥礪奮進時。4月22日,四川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召開,會上宣布四川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指出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幫扶不松勁,脫貧不脫鉤。5月17日,一支25人的隊伍分別從成都高新區、簡陽市整裝出發,抵達德格,正式開啟新一輪對口支援工作。“我們將牢記使命,接續奮斗,為德格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一幅新畫卷 對口支援9年,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時針回撥。曾經的德格,基礎設施落后、住房條件困難、產業發展滯后,是甘孜州的“貧中之貧、堅中之堅”。
2012年,在省市部署下,成都高新區(簡陽市)與相隔960公里的德格結為幫扶“兄弟”,9年多時間,累計選派五批對口支援干部共711人,投入援建資金7億余元,圍繞“精準幫扶”核心要義,因地制宜,規劃并實施各類援建項目141個,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
強基建——修建起按城市次干道II級標準設計,全長4.8千米、寬16米的高新大道,有效提升了德格縣文化旅游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實施德格第二自來水廠一期工程,邀請成都市自來水廠專家實地考察,對設備進行維修和改造,讓當地群眾喝上了放心水。
抓產業——在中扎科鄉、年古鄉、溫拖鄉建起現代農業(蔬菜)種養循環生態示范園區,引進企業直接經營,并帶動周邊200余戶群眾共同參與;援建的馬尼干戈牦牛奶廠順利投產,年收購牧民牦牛奶約2100噸,年產值達3100萬元,農牧民在“家門口”就能創收。
惠民生——投資400萬元、占地1.1萬平方米的達瑪鎮中心衛生院,解決了周邊3個鄉鎮7000余名群眾看病難題;實施雨托新村易地搬遷項目,提供資金2200萬元,為居民新建住房117幢,實現路、水、電、網絡、廣播電視“五通”。
鏈資源——組織德格文創產品走出雪域,在各大展會和非遺大賽等活動中精彩亮相,為山里的手藝人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在成都高新區天府生命科技園運營的四川省南派藏醫藥傳承與創新產業化示范基地,鏈接起雙方的生物產業優勢和藏藥傳承資源,為藏醫藥技術挖掘、成果轉化、現代化研發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2012年以來,成都高新區(簡陽市)對口支援工作隊跨過波濤洶涌的金沙江,穿越終年積雪的雀兒山,傾情傾力、攜手奮戰,見證了德格從一個小城成長為高原之花的歷程。
2020年2月18日,經省政府批準,德格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102個貧困村退出,5637戶23549名貧困人口脫貧。
如今的德格,正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的跨越發展新畫卷。
一支新隊伍 幫扶力度不減,砥礪前行接續奮斗
“德格縣人民醫院有產婦大出血,急需 O型血!”6月9日上午,一則消息牽動所有工作隊員的心。
受地域條件制約,德格尚未建立血站和血庫,若遇到病人急需用血,往往要招募志愿者到醫院現場輸血。
血濃于水,工作隊全力奉獻愛心。血型匹配的隊員郭磊,為產婦益西白瑪緊急獻血200毫升,助力母子平安。以此次緊急獻血為契機,工作隊成立了一支義務獻血志愿隊,將所有隊員的血型等信息進行匯總記錄,為今后的獻血需求做好準備。
在郭磊輸血時,現場許多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高原地區獻血會出現不適癥狀,很多當地人都可能會眩暈和嘔吐。”隊員孫炯介紹,5月17日,工作隊到達德格,不少人出現頭痛、失眠等高原反應,大家迅速調整后就投入到工作一線,鄧越就是其中一位。5月19日,剛到德格兩天的他,顧不上身體的不適,全身心參與德格縣“天使的心跳”聯善公益白內障手術行動,歷時一月幫助當地130名患者恢復視力。
既懷揣真摯情感,也肩負責任使命。6月10日,經德格縣委組織部批準,成都高新區(簡陽市)對口支援工作隊臨時黨支部成立,確定了日常運轉、活動安排、任務分工等內容,并達成目標共識:要增強政治意識,切實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要增加組織意識,把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落實到鄉村振興建設中;要增強先鋒意識,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
整個對口支援工作隊以時不我待的干勁,投身到各項工作中。
康巴文化博覽園、龔埡鎮雨托新村、縣城農旅產品展銷基地、麥宿片區民族手工藝產品合作社……過去一個多月,工作隊密集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在感受德格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文旅優勢之余,深入了解掌握各援建項目的情況。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隊員們紛紛表示,為確保過渡期內幫扶力度不減,作為對口支援干部,將努力發揮關鍵作用,帶頭把職責扛在肩、把任務抓在手,砥礪前行接續奮斗。
一段新征程 實現有效銜接,助力推進鄉村振興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成都高新區(簡陽市)對口支援工作隊在德格收聽收看了慶祝大會電視直播。慶祝大會上的金句,引得現場掌聲不斷。
“我們要跑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接力賽’。”張力帆說,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隊通過走訪調研,結合德格縣提出的構建生態與文化完美融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德格的建設目標,著力提高德格產業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初步擬定了幾項重點工作。
推動德格縣百村抱團發展文化旅游扶貧產業園區。深挖縣域旅游資源,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大力推動農特產品、民族手工藝品、中藏藥等特色旅游商品,配套完善游客體驗、購物娛樂、特色餐飲等設施建設。
推動“善地·沿雅礱江百公里有機農業產業帶”建設。利用高新、簡陽援助德格平臺,引進農業龍頭企業,注重高原藏香豬、有機蔬菜規模化種植養殖,逐步將該產業帶建成川、青、藏三省區結合處的重要蔬菜萬畝供應基地。
推動雀兒山以東高原牦牛產業圈建設。依托馬尼干戈牦牛乳制品公司,積極采取“園區+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模式帶動產業發展,打造特色“奶制品”加工園區,集生產、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特色高原牦牛乳制品銷售園。
推動麥宿藏藥材種植片區建設。依托麥宿特色產業園重點發展中藏藥材種植產業,推動藏木香、大黃等品種的野生封山撫育及人工種植基地建設。聯合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力爭實現甘孜州藏醫藥國藥準字號“零”的突破。
推動民族手工藝扶貧車間群建設。利用麥宿片區民族手工藝的深厚底蘊,匯聚麥宿土陶、木雕、牛毛絨等制作技藝,有機組合民族手工藝產業街區、產業新村、手工作坊及展銷中心,創新形成產供銷一體的“生態+文態+業態”融合的民族手工藝產業園區。
站上新起點,肩負新使命,邁步新征程,成都高新區將繼續秉承“創字當頭、惟高惟新、以質為炬、爭先率先”16字高新精神,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十四五”開局之年再接再厲、奮勇爭先,助力甘孜州德格縣開啟鄉村全面振興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