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1年07月14日
●未來,利用衛星數據、定位,新能源汽車能在停車場精準停到充電位置,并實現精準分配充電資源、碳交易……
●未來,利用飛行汽車,40公里-50公里半徑的區域都可以成為20分鐘生活圈。下午6點從春熙路CBD下班,6點20分就可以到都江堰吃飯……
●未來,利用相關手機芯片,手機可以變成POS機,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實現手機碰一碰的支付交易……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欣憶
未來10年,四川民營經濟將走向何方?
看似宏大深遠的話題,包括政府、企業、專家在內的各方其實已經開始布局和思考。
特別是近期召開的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對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專題部署,出臺干貨滿滿的“科技十條”,讓“科技創新引領未來”成為共識。
為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近日,省內外300多位來自政府、企業、學界的代表齊聚綿陽,共商民營經濟發展大計。
以新科技、新賽道、新業態等為關鍵詞,與會各方進行了觀點碰撞,從中可以窺見四川民營經濟哪些發展方向,又釋放了怎樣的新信號?
賽道1雙碳
化工小“盒子”大降成本,衛星公司精確導航
火熱的討論圍繞“雙碳”目標展開。許多川企已經開始布局,搶抓巨大市場機遇。
會場外,四川鴻鵬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展臺有一個兩平方米大小的盒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看起來平淡無奇,卻可以替代原本占地3000平方米的化工裝置。“我們已經實現商業運行。”公司董事長黃鳳翔說,這是一種連續流微反應器,可改善化工行業的安全問題和排放問題。“雙碳”目標對精細化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向綠色化工轉型,研制的這個“盒子”替代過去占地數千平方米的化工裝置,投資不增加,就可以大幅削減后續運行、人工、能耗成本,更可控、安全、環保。公司已在山東、浙江建了兩個示范項目,正在遂寧建設的西部第一個萬噸級示范項目預計年底可以投產運行。
四川陽辰信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志雙分享:國家能源局明確提出,黨政機關建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50%,他們研發的分布式能源管理平臺“微能云”及其關鍵技術可以實現綠色分布式能源高效接入和專業化應用管理,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關鍵技術可將光伏綜合電能轉化率從當前不到80%提升到85%。
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也正跨界搶占“雙碳”機遇。公司合伙人、執行總裁郭勇透露,準備利用衛星技術,打造新能源汽車精準停車充電平臺,賦能綠色智慧出行。“目前的導航只能把你帶到目的地,但到了停車場新能源汽車怎么找車位、找地方充電,比較麻煩。”郭勇說,他們要做的,就是利用國星宇航的衛星數據、衛星定位等,讓新能源汽車精準停到充電位置,并且可以實現三個功能:一是高精度導航定位,定位精度從目前的5米-10米提高到30厘米-50厘米;二是精準分配充電資源,充分利用低谷電價,給用戶省錢;三是碳交易,將集中起來的碳排放指標進行交易,所得反哺給用戶,降低用戶的充電費和停車費。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體育局、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省林草局聯合印發《四川省積極有序推廣和規范碳中和方案》,這是全國首份社會活動層面碳中和省級推廣方案。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點點碳中和”平臺統計,已新增19場次活動實施碳中和,誕生了四川首個碳中和婚禮、碳中和大數據產業園……
“碳達峰碳中和,四川正在全力破題。”省民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在行動,相關政府部門在主動謀劃,形成合力,進一步助推川企搶占抓“雙碳”的市場機遇。
賽道2人工智能
坐“飛行汽車”上下班,敏捷機器人上陣做手術
關于人工智能的對話,兩位主角有著相似點:學霸、技術派,還是好朋友。北京思靈機器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陳兆芃致力于在地面打造機器人解決方案,而沃飛長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總裁、首席科學家郭亮則嘗試打造空中機器人方案。
“沃飛長空主要瞄準新通航技術。”郭亮介紹,早期飛行器是有人駕駛的,大多需要地面設施,采用燃油技術。而新通航主要有三大特點:無人駕駛、垂直起降、新能源。基于這些特點,他們做出的空中運輸機器人可以應用于測繪、安防、巡檢、噴灑、撒種等場景。正在研發的飛行汽車,將對未來出行帶來顛覆性改變,“40公里-50公里半徑的區域都可以成為20分鐘生活圈。下午6點從春熙路CBD下班,不用擔心晚高峰,6點20分就可以到都江堰吃飯,然后再花20分鐘回到市中心的家。”
陳兆芃展現的,則是未來機器人醫生帶來的全新體驗。“我們擁有目前全世界最敏感和最敏捷的機器人。”他說,讓機器人裝個釘子,碰到氣球時就能感覺到氣球,并把氣球扎破,這是當前全世界機器人感知和敏感性的極致。將此應用到醫療領域,刀尖在碰到人體皮膚的瞬間,以毫秒級的反應時間及強大的算力,保證人體的絕對安全,可用于骨科、神經外科、腔鏡、康復理療等多種醫療場景。
作為全球首家可以提供重大基礎設施海陸空機器人檢修產品和服務的企業,成都圭目機器人有限公司也帶來了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行業的深度應用場景。
飛行汽車、醫療機器人、檢修機器人……川企涉足的人工智能產品充滿了“未來感”,在日前揭曉的“未來之星·川商最具價值投資企業榜單TOP20”中,上述3家機器人公司均成功入選。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近日進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名單,此前成都還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在智能空管、普惠金融、智慧醫療等場景加強應用示范,推進實施170余個重點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川企正在行動,還應有更大的作為。”該負責人說。
賽道3芯片
“擠”進數字人民幣領域
讓移動支付很安全
“客戶跟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什么時候能交貨’。”四川科道芯國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琳琳說,一顆電容,價格漲到以前的10倍,平常10多元一顆的測溫芯片最高漲到480元。
郭亮也感受到了芯片短缺帶來的困擾,“芯片緊缺,確實會影響我們工業級無人機、低空出行和物流系統的發展,不過目前大多數傳感器和芯片國內也可以生產,只是可能成本高一點,成熟度稍微差一點。”
科道芯國是一家移動支付芯片企業。朱琳琳告訴記者,現在主要通過微信、支付寶實現的移動支付有幾個問題,必須依賴于網絡,必須改造POS機,不是國際標準。而未來的數字人民幣,可以離線支付,實現全球流通。“我們花了6年時間研發,做一顆安全移動支付的芯片。”朱琳琳說,以后使用他們的手機芯片,手機可以變成POS機,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實現手機碰一碰的支付交易。最近,中國移動集團5G手機芯片采購項目開標,科道芯國成為中標供應商之一,也是唯一的民營企業。“我們一定能在數字人民幣的全新賽道大放異彩。”朱琳琳對未來充滿信心。
省民營辦相關負責人認為,四川科技實力底蘊深厚,擁有眾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充分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動力,特別是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力度,培育一批科技型領軍企業和創新型頭部企業,全面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創新能力,是下一步應該著力的重點。
該負責人表示,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明確了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求把“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作為一項長期而緊迫的重大任務來抓,并做出《關于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決定》,配套制定“科技十條”,“省委對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為廣大企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發展機遇,相信四川會涌現出更多更強的科技創新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