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9月20日
王術兵(右一)和村干部正在核對相關數據。
◎張建國 本網記者 馬建華 文/圖
“9·5”瀘定6.8級地震發生后,瀘定縣得妥鎮聯合村斷水、斷電、斷路,農田大面積受損、房屋大量倒塌,村支部副書記王術兵的妻子不幸遇難。作為126名村民的“主心骨”,王術兵帶領村民冒著隨時可能發生山體滑坡的危險,與時間賽跑、與生命競速,僅用3個小時便安全轉移到得妥鎮。連日來,王術兵強忍失去親人的悲痛,全身心投入到村委會工作和救災安置工作中,在危難時刻,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我們要抓緊時間,把村里農田受損、房屋垮塌等情況信息統計準確,為災后重建提供精準的依據。”9月18日,瀘定縣得妥鎮聯合村支部副書記王術兵(該村尚未配備書記)在救災帳篷里,正在和村干部一道逐一核對村里的人口、各家各戶受災情況。
與村干部忙完相關工作,王術兵主動到各帳篷點,了解安置在得妥鎮村民的訴求。“我們村的房屋在地震中基本上都倒塌了,大多數房屋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土石結構的瓦房,防震性能不好,很多村民的房屋在地震瞬間就垮塌了。”王術兵邊走邊告訴記者。
地震發生已經有十多天了,王術兵還沉浸在妻子遇難的悲痛中。9月5日中午,全體村民正在村級活動室接受核酸檢測,因考慮到已經到了吃午飯的時間,王術兵要求妻子留下來,在村級活動室給大家準備一頓便飯。他的妻子和幾個村民站在村級活動室的院墻處,忽然大地搖晃,大家站立不穩,都還沒有回過神來,只見山上濃煙滾滾,村級活動室的院墻頃刻間轟然倒塌,王術兵的愛人被倒塌的院墻砸成重傷。有的村民恐懼得尖叫起來,有的嚇得六神無主,大地停止了晃動,人們發現王術兵的愛人傷得不輕,有的村民看到自己的房屋完全倒塌,痛心地失聲大哭。
“大家要冷靜,災難已經發生了,悲觀絕望是沒有用的。現在,我們還不知道下山的道路是不是暢通?大家清點一下受傷人員,村組干部、年輕人要擔當起來,組織村民安全轉移。”王術兵鎮定地說,在災難面前,大家要團結一心,只要人還在,就會有希望。
村民們扶老攜幼,年輕人抬著王術兵的愛人在荊棘叢生的山林里前行。“大家既要注意腳下,又要注意山上飛石,地震后山體松動,隨時都會遇到山體滑坡的危險,要注意觀察通行。”王術兵一路上都在叮囑轉移的村民注意安全。
一路上,村民們看到房屋大量倒塌,成熟的佛手柑、烏梅、花椒、核桃等經濟林木被毀掉了一半,痛心疾首。“這下全完了。”有的村民唉聲嘆氣。看到傷勢嚴重的妻子,王術兵急得不知所措,他想加快轉移速度,但山高林密路難行,他只有默默流淚。
“你趕快到鎮上去報告災情。”王術兵的兒子李偉在宜賓市職業技術學院上大學,因受疫情影響,在家接受線上教學。地震發生后,因通信信號中斷,看到村里受災嚴重,王術兵讓兒子想方設法趕到得妥鎮匯報災情。
兩個多小時的山路,王術兵覺得特別漫長,房屋被毀,妻子生死未卜,他憂心忡忡。地震發生后3個多小時,全村126名村民被安全轉移到了得妥鎮政府。村民們把王術兵的愛人送到得妥鎮衛生院,雖經全力搶救,但王術兵的愛人還是撒手人寰。
在村民的幫助下,王術兵安葬了妻子。“這幾天,我的魂都像掉了一樣。”王術兵擦拭奪眶而出的眼淚,心里有萬般不舍。“我們村除了我愛人不幸遇難和一名輕傷以外,全都安然無恙。”
在得妥鎮安置點,哪里需要人手,他就出現在哪里。兒子被安置在德威鎮貢嘎山小學安置點。母親不幸遇難,對兒子的打擊很大,他一度產生了輟學的念頭。“盡管我也悲痛不已,現在僅剩我們父子相依為命,但我還是告訴兒子必須要化悲痛為力量,勤奮學習,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王術兵說,他在不忙的時候,也打電話了解兒子在安置點的情況,希望他通過在線教學,不要落下功課。在安置點要當好志愿者,要學會感恩,大家雖然受了這么大的災難,但有黨委、政府在,一定會不缺吃、不愁住。
“通過這幾年的脫貧攻堅,我們聯合村實現了通路、通水等‘五通’,全村發展了600多畝佛手柑,我家有20畝,一斤佛手柑干片賣25元,一畝佛手柑大約可以賣7000元。烏梅一斤干果可以賣到15元,效益也不錯。”王術兵說,全村通過發展佛手柑、烏梅、花椒、核桃、魔芋等,已經擺脫了貧困,去年全村的人均收入就達到了1.5萬元。一場地震,讓家園毀了,經濟林木也被垮塌的山體掩埋,他家剩下的佛手柑可能只有4畝了。
王術兵的愛人不幸遇難,村紀檢員李健想讓他平復一下悲痛情緒,工作讓村委其他成員多擔一些,王術兵斷然拒絕了,他說:“我們村現在還沒有配備支部書記,作為副書記,在關鍵時刻不能畏首畏尾。活著的人,生活還要繼續。”
“地震導致通村公路大面積被毀,通過搶修,9月13日,毛路初通,我們村委會在認真分析災情后,認為村民們要不等不靠,佛手柑市場穩定,不愁賣,等水電通了,大家還得回去,把還沒有受災的佛手柑管理好,還有數百頭豬,能夠搶收一點算一點,把經濟損失降到最低。”王術兵說,在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中,村支部是村民的主心骨,村委會成員要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引導村民走出悲觀情緒,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各級黨委、政府都很牽掛災區群眾,過渡安置板房也正在加緊搭建,我們有信心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重建美麗幸福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