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十三屆州人民政府召開第16次常務會議

甘孜日報    2022年10月16日

  本網訊 10月13日,州委副書記、州長馮發貴主持召開十三屆州人民政府第16次常務會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李克強總理在穩經濟大盤四季度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省委書記王曉暉關于疫情防控批示要求、省長黃強在省安委會2022年第四次全體成員暨全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等,審議《關于加快推進甘孜牦牛產業集群建設的實施意見(送審稿)》《甘孜州打造“有機之州”實施意見(送審稿)》《甘孜州藏香豬產業發展推進方案(送審稿)》《甘孜州城鄉醫療救助資金州級統籌管理辦法(送審稿)》等,研究了2021年度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黨政同責考核評優等事宜。

會前,與會人員集體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會議要求,全州政府系統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扛起“促一方發展、惠一方民生、保一方平安”政治責任,堅定不移講政治、抓發展、惠民生、保安全,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創造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熱烈濃厚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會議強調,全州上下要堅決貫徹省委書記王曉暉關于疫情防控的最新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嚴格落實“1233”防疫思路,堅持一掃三查戴口罩、快速專業提能力、緊盯問題堵漏洞,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會議指出,《民族區域自治法》是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各級各部門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重要論述,抓好《民族區域自治法》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和長治久安,為全國全省大局作出更多貢獻。

會議強調,牦牛產業是我州的優勢產業、潛力產業、特色產業,更是惠及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富民產業,大有可為、前景廣闊。相關縣(市)和部門要以產業集群建設為載體,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區域協同,集聚發展要素,創新科技驅動,補齊發展短板,培養一批專家隊伍,建立一批甘孜標準,建設一批優秀園區,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強力打造“亞克甘孜”品牌,做大做強牦牛產業集群。同時,要用抓牦牛產業的思維和力度來抓藏香豬產業發展,統籌整合財政資金,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持續抓,推動藏香豬產業向標準化、品質化、品牌化發展。

會議強調,相關縣(市)及部門要充分依托我州生態環境和高原特色農牧資源優勢,錨定“有機之州”,堅持育主體、立機制、見效益,以有機認證為牽引,以標準化生產基地、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有機農牧示范基地和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創建為抓手,堅持市場化方向、最大化支持,把“有機之州”打造目標任務細化到年度、落實到地塊、明確到產品,全力打造牦牛、藏香豬、果蔬、野生菌等有機拳頭品牌和塔尖產品,以塔尖產品牽引帶動特色產業強勁發展。

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立足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定位,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實施生態立州戰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長牙齒”措施始終擰緊生態環保“責任鏈”,用最嚴格的考核制度約束領導干部,全面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要對環境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改善不力或大氣、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推進不力的地方和部門進行約談,堅決落實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剛性要求,不斷擦亮“生態甘孜”金字招牌。

會議強調,城鄉醫療救助是一項基本民生工程,各級責任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優化辦事服務,提高工作水平,廣泛宣傳告知。要科學做好資金預算、資金劃撥、賬戶調整、監督檢查等工作,強化救助資金全流程管理,嚴格落實定時調度、定期清算制度,及時發現解決問題,最大限度減輕困難群眾醫療支出負擔,精準救助各類困難群體,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州政府副州長,秘書長出席會議。州政府副廳級干部、副秘書長、辦公室副主任,州級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記者 張濤


  • 上一篇:提高政治站位確保和諧安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下一篇:黨的二十大四川省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dzyw/8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