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同步不齊步 激活“四化”并聯效應

甘孜日報    2023年02月07日

◎四川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省級領導干部和市廳級主要負責同志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讀書班,對“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這一統攬四川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進行再闡釋再部署,其中強調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四化”主引擎,意味著“四化”并非沒有主次,“四化”同步而不齊步。“四化同步”是重在解決發展路徑和戰略重點的問題,必須不斷深化理解、加深認識,確保四川現代化建設方向路徑正確,重點突出,從而帶動全局發展。

“四化同步”指的是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在時間上同步演進、空間上一體布局、功能上耦合疊加。這是中國式現代化“并聯式”發展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在200多年時間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中國要后來居上,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發展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四化”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也存在短板難題:當前工業化仍處于中期向中后期加速轉型期,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尚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正處于加快推進期,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等關鍵指標明顯低于全國平均值;農業現代化正處于提質增效期,但“三農”工作面臨新的更高要求;信息化處于動能釋放期,但作為經濟和人口大省的巨大市場潛力有待挖掘。短板的存在,既有“四化”各自發展階段水平的問題,也與“四化”互動不足、協調性低形成的瓶頸制約有關。

因此,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提出“四化同步”,確定與全國同步在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目標,既符合國家總體戰略,也有歷史依據和實踐支撐;既基于長期奮斗打下的堅實“家底”,也符合四川在新征程上奮起直追、奮勇爭先的發展實際。惟有以“同步”激活“四化”的“并聯效應”“乘數效應”,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才能有效破解我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全面躍升。

應當認識到,“四化同步”不是走“齊步”,而是有主次之分,必須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主引擎。新型工業化解決的是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問題,在“四化”中居于主導地位??v觀世界經濟發展史,工業始終是現代經濟的基礎、國民經濟的壓艙石,任何時候都必須擺在突出位置,牢牢抓在手上。四川雖然擁有比較齊全的工業門類和雄厚的產業基礎,但對比東部工業先行地區,工業化率“未強先降”、龍頭領軍企業偏少、產業集群發育不足,產業體系不優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必須堅持工業興省,大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夯實實體經濟,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主攻方向,聚焦優勢突出、成長性好的重點領域,全力實施電子信息等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計劃,培育更多的千億企業、萬億集群,讓工業真正扛起大旗、挑起大梁。

主引擎動力強勁,“四化”才能更好協調同步。新型工業化是信息技術發展和廣泛應用的基礎,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實現產業迭代升級的重要突破口;產業是城鎮化的最大驅動力,新型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才能實現高水平的產城融合;工業反哺農業,新型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依托新型工業化抓緊補齊農業勞動生產率偏低這個突出短板,才能將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四化同步”具有發展時間的高度壓縮性、發展任務的高度疊加性、發展要求的多重協調性、發展戰略的后發趕超性等鮮明特征。不同地區情況不同,需要從本地實際出發,明確各自重點和先后次序,區分輕重緩急、找準主攻方向,以高質量的“同步”推動四川現代化建設大步向前。


  • 上一篇:沈陽:敢為敢闖 苦干實干 確保一季度起好步開好局 為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 下一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dzyw/8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