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白玉縣 “大棚經濟”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甘孜日報    2024年08月21日

◎梁露 卓瑪

初秋時節,走進白玉縣蓋玉鎮德沙孔村蔬菜基地的種植大棚,一縷清新的蔬果香氣撲面而來。西紅柿、青椒、西瓜等時令蔬果,長勢喜人,基地的務工人員正忙著打理、采摘,大棚內一幅生機盎然的豐收景象。

“只要家里沒有事,我們就會來這里打工,一天務工費180元,在‘家門口’就增加了收入,真的很方便。”村民阿色開心地說。

發展大棚蔬菜基地,對于蓋玉鎮德沙孔村而言,不僅是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經濟發展之路的一項重要舉措,更是為當地村民開啟了一扇致富門。基地不僅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大量臨時就業崗位,還讓村民實現了就近就業,真正做到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2016年,德沙孔村有不少荒地閑置,無人開墾。村民辛勤勞作,卻因為增收渠道單一,只能勉強維持生計。隨著白玉縣積極鼓勵引導產業發展,一系列優惠政策如春風般吹進了德沙孔村,為這個小村莊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村黨支部書記澤仁曉的帶領下,村“兩委”通過實際調研后,決定因地制宜在村里發展蔬菜產業。澤仁曉和村干部一家一戶做工作,向村民詳細講解土地流轉的好處和未來的發展規劃。他們的執著和熱情最終打動了村民,大家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紛紛將土地流轉給德沙孔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的德沙孔村煥然一新。80余畝的大棚蔬菜基地整齊排列,通過規模化種植和現代化管理,蔬菜的產量和品質得到了大幅提升。

“以前這里都是荒地,我們通過教育和引導,逐漸轉變村民思想,將土地流轉,讓村民就近務工。現在大家都很積極,通過務工,不僅增加了收入,還學到了很多科學種植技術,真是一舉兩得。”澤仁曉感慨地說。

“德沙孔村按照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大力發展村級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目前集體經濟收入主要由蔬菜種植基地和村級閑置空地租賃構成,共帶動季節性務工50余人,村集體經濟達到69萬元。下一步,村里將繼續做好原有產業的發展,用活村級資源優勢,發展村集體經濟,結合當前蓋玉鎮人員流動較大的優勢,做好農旅發展規劃,壯大集體經濟。”對于未來發展,德沙孔村第一書記張順滿懷信心。

發展產業,無疑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最好的“造血”方式。近年來,白玉縣按照“黨建引領、產業富民、助力鄉村振興”的思路,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大棚蔬菜。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村莊像德沙孔村一樣,走上了產業致富的道路。

未來,白玉縣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產業發展之路,不斷探索創新,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大的動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會呈現出一幅更加繁榮、美麗的鄉村畫卷。


  • 上一篇:康定市發展中藥材走好致富路
  • 下一篇:理塘縣:荒坡變草地 沙地煥新綠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gxdt/10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