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德格縣筑牢民生幸福之基

《甘孜日報》    2015年06月12日

    ■ 張莉
    近年來,德格縣掀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電網建設、通訊設施建設、交通以及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潮,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農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有力推動該縣城鎮化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以市政建設總體規劃和專項風貌改造為統攬,不斷完善城鎮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面開工建設縣城及馬尼干戈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投入4650萬元,啟動縣城市政道路改造一、二期工程,完成城區出入城大道、巴宮街地下管網埋設及老油庫大橋橋梁橋臺建設;投入5850萬元,完成馬尼干戈原國道317線、原省道217線路基工程地下管網及路面工程主線上層施工。繼續抓好新農村建設,投入500萬元,完成年古鄉若達村、溫拖鄉康郎村、岳巴鄉日炯村、更慶鎮八一橋村和下壓巴村5個藏區新寨建設。積極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投入500萬元,完成馬尼干戈瑪尼石景觀路、文化廣場、農貿市場主體建設。
    農村電網建設全面開花,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全面啟動農網和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項目,投入9396.42萬元,完成馬尼干戈至錯阿、馬尼干戈至中扎科、中扎科至溫拖3個35KV輸變電工程,架設輸變電線路176.29千米,馬尼干戈至竹慶35KV輸變電工程進入復測階段;投入9677萬元,完成中扎科、阿須、竹慶、俄南等10個鄉鎮10KV及以下輸變電工程,架設輸變電線路382.72千米,實現26個鄉鎮電網全覆蓋,基本實現電力鄉鄉通。繼續推進電力技改,投入230萬元,完成八里達電站技改工作并發電運行;投入100萬元,啟動多瀑溝電站技改工程。全力推進農網改造升級,完成6894戶智能電表入戶安裝。發放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1373套,6300余農牧民群眾用電難問題得到緩解。
    通訊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生活環境進一步優化。積極實施“智慧城市”建設,新建光纜730公里、通信基站6個,全縣75%寬帶用戶實現光纖接入,升級改造和新建“天網”監控點28個,網格化管理基本實現。狠抓基層通信保障,逐步更換通訊基站供電方式,13個鄉鎮18個通訊基站實現由太陽能向電網直接供電轉換,移動傳輸光纜實現鄉鎮全覆蓋。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駛上快車道。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投入1164萬元,完成達馬鄉折東路和更慶鎮戈姑路等6條通村通達公路建設45.9公里;投入320萬元,完成達馬鄉木岳橋、俄支鄉洞中達橋等8座橋梁建設;投入2240萬元,建設燃姑鄉、中扎科鄉通鄉公路20公里;投入220萬元,完成柯三公路維修改造。強化農村公路養護,完成浪溫路、丁麥路等8處59公里安全護欄建設,養護農村公路1928公里。完善水利設施建設,完成達馬鄉丁曲河、阿須鎮蘇柯溝、阿須鎮麥青村防洪治理工程7.48公里;新建安全飲水工程19處,惠及汪布頂鄉扎西旦村、玉隆鄉絨青村牧民定居點、浪多鄉生巴村生巴組和柯多寺等14個鄉鎮、25個村、2座寺廟,解決了1.31萬人安全飲水難問題;完成汪布頂鄉亞且村灌溉渠道建設,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87畝;溫拖水利樞紐工程可研進入評審階段。截止2014年底,國道317線10標已全面竣工,省道217線3標、5標已全面完工;格薩爾機場建設可行性研究順利推進,完成機場進場公路部分路基工程;雀兒山隧道Q1標累計掘進1270米、Q2標累計掘進2250米,德格隧道累計掘進1715米,海子山隧道累計掘進812米,崗托隧道順利貫通。
    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基本民生條件有效改善。目前,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初步輪廓已經顯現,群眾上學、看病、文化生活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得到改善,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的狀況正在逐步改變。去年以來,該縣主要抓好教育工作“二三一三”校點布局,提升城區學校和重要集鎮學校容量和辦學水平,逐步探索實施小學高段以上學生向縣城、片區標準化寄宿制學校集中,保留鄉中心校低段年級,村小學生向鄉(鎮)中心寄宿制學校集中;衛生計生工作采取“資金集中使用、重點建設、分步實施”的做法,全面推進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每年開工建設2—3個鄉鎮衛生院。先后改建新建衛生院業務用房1.127萬平方米。同時對衛生院進行了綠化、美化、硬件化,使群眾有了一個整潔、優美、舒適的就醫環境,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大大提高,2014年,馬尼干戈鎮和達瑪鄉衛生院門診人次比上一年增長60%。通過重點改造,全面推進,先后改造建設了14個衛生院,效益顯著,群眾滿意度明顯增加。
    一個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像真金白銀般溫暖著民心,如一個個躍動的音符,譜寫著德格社會和諧發展的進行曲。
     
    
  • 上一篇:瀘定落實“一縣一策”精準定位全域旅游
  • 下一篇:探訪“康巴第一寺”桑披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