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達縣試水草原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
本網訊(徐康 見習記者 劉小兵)7月15日,對于色達縣塔子鄉洞青村的謝繞尼瑪來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就在這天,他被告知“很快你就有專屬草場了”。謝繞尼瑪的妻子需要照顧兩個不到三歲的孩子,家里80多頭牦牛的放養任務都落在他一人肩上。長期以來,“搶”不到草場是他最害怕卻經常發生的事。如今他即將擁有專屬草場,而這一切都得益于鄉上開展的草原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
作為典型的純牧地區,色達縣的草場是全縣牧民基本的生產要素。但是,由于長期處于“無主狀態”,草場利用率低下且保護缺失的情況十分嚴重。缺草季節,因爭搶牧場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為了規范草原承包經營秩序,維護草原使用者合法權益、合理利用草原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色達縣在州委、州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將草原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作為今年全縣國土工作的重要內容,并在今年5月經省、州、縣三級研究,將塔子鄉定為全縣草原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鄉。
隨后,該縣農牧、財政、國土資源等單位聯合成立了“完善草原確權承包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并在塔子鄉各村成立了確權登記指導小組和入戶調查工作小組,為讓全鄉牧民明白開展確權登記工作的政策依據和實際意義,工作組采取集中講座、走村入戶的方式,深入基層一線宣講,并借助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方式,使該項工作獲得了全鄉絕大多數群眾的支持。
截止目前,工作組已走訪了全鄉600余戶牧民,并與其達成了“誰承包、誰管理、誰建設、誰利用、誰受益”、“草原承包經營權長久穩定不變”等共識。塔子鄉與周邊鄉(鎮)以及鄉內各村之間的草場邊界得到了重新確定,以村為單位的具體草場分配方案也已基本確定。同時,還在農牧戶的指認下對該鄉66萬畝草場的名稱、類型、四周邊界進行了重新調繪、建檔,并在“色達縣塔子鄉草原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數據庫”中標注了每塊草場承包農牧戶的戶主姓名和承包編號。
塔子鄉一名鄉干部表示,只要能確權、能頒證,該鄉的每戶人都將承包到一份草場;而且是以家庭人口和牲畜的多少確定草場的面積,就近分配,再也不會出現“誰搶到誰放牧”,面積和位置分配都不合理的問題。
色達縣一名縣級干部也表示,確權登記將每塊草場的使用權利和維護義務都明確到了人頭上,做到了“戶戶有草場、處處有人管”,能有效提高草場的使用效益和保護效果,是合理開發利用草原資源的長久之計。據了解,塔子鄉草原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是在為全縣乃至全州探路,其經驗將陸續完善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