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王遠剛)今年以來,丹巴縣高度重視抓黨建促脫貧,圍繞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干部骨干帶頭作用,突出五著力五下功夫,切實把黨建燦爛之花結成脫貧致富的豐碩之果。
著力大黨建服務脫貧,在“黨建+扶貧”上下功夫。縣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在全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全縣上下圍繞“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工作思路,樹立“黨建+”扶貧理念,廣大黨員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踐行合格黨員標準,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指導、宣講咨詢、助農助耕2000余場次,以“1+N、N+1”模式與2000余戶貧困群眾結成幫扶對子,并以黨支部引領建立致富“合作社”50余個,形成了“兩學一做”+服務、黨員+農戶、支部+項目等“黨建+扶貧”的新格局,實現了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雙推進”。
著力黨組織領導脫貧,在軟鄉弱村整頓上下功夫。全縣基層黨組織堅持問題導向抓整頓,圍繞提升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執行力,制定促進班子團結、能力提升、先鋒示范、基層政權建設等措施400余條,黨組織引領脫貧實現粗放向精準轉變;嚴格把關發展鄉村黨員61名,為基層黨組織注入了新動力,落實“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等黨內活動制度,依托黨支部結對共建“幫”、先進幫后進“帶”、第一書記“教”、請進送出“訓”等方式,黨組織推進脫貧能力逐步提升;縣紀委及組織部門、脫貧攻堅辦、駐村協調辦、17個專項扶貧單位,到鄉到村開展督導12輪200余場次,建立駐村任務、責任、問題“三個清單”,督促鄉村兩級執行落實脫貧任務。
著力黨員帶頭脫貧,在黨員示范工程上下功夫。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大力營造“爭做合格黨員、爭當干事先鋒”的濃厚氛圍,截止目前,全縣按行業、系統、職責等分類分級設崗定責200余個示范崗,黨員帶頭服務群眾,落實扶貧政策、措施;帶頭開展先富帶后富,踐行“惠從何來、恩向誰報”;帶頭宣傳教育扶智和扶志,成為助推脫貧的“疾風”。深入推進黨員精準扶貧示范項目工程要求,創新“貧困黨員選項目”,“第一書記”指導把關,主動轉變示范帶動”工作思路,確定示范項目54個,覆蓋119名貧困黨員,并創新示范項目資金“442”分配方式和收益1%—10%提留為村集體經濟做法,目前,按照進度撥付54個示范項目資金,17個示范項目已見收益,提留村集體經濟7300余元,部分貧困黨員逐步轉變為致富能手,擔任起“農民夜校”實用技術授課骨干,成為助推脫貧的“勁草”。
著力干部引領脫貧,在換屆工作上下功夫。“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嚴肅換屆紀律、嚴格換屆程序、嚴格把關人選,配齊配強縣級部門和鄉鎮領導班子及44個試點村級黨組織班子,開展新任班子成員談心談話,壓實了“關鍵少數”脫貧攻堅責任;鮮明考察扶貧工作實際的用人導向,在“五個一”駐村幫扶干部,特別是“第一書記”中提拔使用干部32名,形成了“扶貧有干頭,干好有盼頭”的良好氛圍;突出脫貧攻堅任務,狠抓新任職干部、村“兩委”班子、駐村幫扶干部培訓提能,開展基層組織建設、鄉村治理、群眾工作、產業發展、市場預測、政策法規等培訓300余場次,有效提升了縣鄉村干部科學決策、發展產業、依法依規辦事等能力素質。
著力機制保障脫貧,在落實責任上下功夫。“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切實強化黨建促脫貧工作責任,健全“書記抓、抓書記”責任機制,層層簽訂責任書300余份,做到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動、同考核;健全駐村干部、“第一書記”管理辦法、召回、督查等制度機制,凝聚了駐村幫扶強大合力。同時,著眼“干成事還要不出事”,建立完善了監督、預防、問責機制,開展提醒談話7人,問責追責5人,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