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理塘縣“三種模式+”助推產業扶貧

本站原創    2017年08月22日

     本網訊(縣府辦)理塘縣依據資源和地域優勢,以“三種模式+”,著力探索創新現代農牧業產業模式,培育增收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引領帶動當地通過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實現農牧業轉型。

    做大“特色優勢產業+”模式,促進生態畜牧業、種植業、鄉村旅游業共同發展。依托1400萬畝草場資源和牦牛、黃臉藏系綿羊等優良畜種優勢,通過科學種草、優化畜群結構、劃區輪牧、半舍養殖等方式,縮短牦牛出欄時間,提升肉(奶)品質,廣大牧民直接受益。截至目前,人工種草和草地補播15萬畝,養殖牦牛、綿羊共22萬頭(只);依托10萬畝耕地,發展“蔬菜大棚+大田菜”和“訂單農業”,向今年退出的37個貧困村免費發放放心農資,建成45個高標準現代大棚和4000畝露天蔬菜基地,農民生產風險低,并實現增收;依托“康藏之窗?圣地理塘”旅游名片,打造格聶景區、創建理塘古鎮4A級景區契機,新建旅游新村1個,旅游觀景臺、服務站4,提升農(牧)家樂,發展田園綜合體,不斷探索旅游扶貧新模式。

    發展“產業園區+”模式,直接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以園區為載體,以產業融合為動能,帶動倉儲物流、勞務輸出等周邊產業發展。當前,現代生態農業園區(2萬畝)和農牧業產業加工貿易區(4650畝)2個產業園區正加緊建設,其中甲洼田園綜合體、濯桑雙創中心已解決100余人就業。預計園區建成后,將擴大解決1.5萬人就業。深入招商引資,成功引入理塘瑪吉阿米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無量河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并與全球最大馬鈴薯種薯公司HZPC等多家企業進行合作接洽。今年擬完成理塘鵬飛牦牛食品有限公司、藍逸公司(乳制品企業)等9家企業入駐。

    壯大“農業經營主體+”模式,實現公司和農戶雙贏。整合20個村集體牧場,24個農業專業合作社,依托4家農業龍頭企業,建立 “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不斷深化股權量化改革。通過大力發展集體牧場、設施農業、訂單農業等,農民直接獲得“土地流轉+訂單回購+勞務+分紅”多渠道收入。通過產業帶動,在甲洼鎮下依村示范建立“產權式農業”,將產業扶持資金作為集體資產,連同土地資本以合作社名義入股企業,并對股權進行量化由企業統一經營管理。

    

 

  • 上一篇:鄉城縣“三化”狠抓設施提升工作
  • 下一篇:巴塘市政建設項目被評為省級PPP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