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康定塔公鎮小額信貸托起農牧民致富夢

甘孜日報    2017年11月16日

    本網訊(劉燕113日,康定市塔公鎮會議室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集聚在這里的村民們手里拿著一疊疊嶄新的鈔票,笑得合不攏嘴……原來,當天是該鎮402戶貧困戶參加“農行+企業+貧困戶”合作社分紅利的日子。據悉,此次共發放資金140.7萬元,每戶貧困戶分到紅利資金3500元。

    據了解,自從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康定市塔公鎮以財政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的方式,依托扶貧小額信貸,采取“農行+企業+貧困戶”的模式,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以每戶5萬元的小額信貸資金入股康定鍋莊旅游置業有限公司,每年從該公司分紅,從而使貧困戶直接從中受益,實現增收的目標。

    同樣的股金分紅現場在該市其他鄉鎮也同樣正在進行。據了解,“農行+企業+貧困戶”的精準扶貧模式是該市黨委政府在深入實際不斷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市情實際探索出的加快精準扶貧對象快速脫貧致富的一條新渠道。當貧困戶扎西彭措拿3500元的紅利時,興奮地說:“不用出力就能掙到錢,太高興了,我打算買兩頭豬來養,過年殺一頭,好好地過個年?!?/span>

    而在康定市三合鄉,貧困戶韋明利用小額信貸購買了一輛面包車經營客運業務,既解決了就業謀生問題,又有穩定的收入?!凹偃蘸椭苣┟刻煊?span style="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Calibri;">300多元收入,平時一天也有200多元,不再愁掙不到錢了。”韋明說。

    據了解,下一步,該市將引導更多貧困群眾積極參與金融精準扶貧,著力打造“造血式”金融扶貧模式。同時,大力培育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積極支持貧困地區畜禽、水果、中藥材、蔬菜等特色產業,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小企業,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之路,帶動貧困鄉鎮群眾致富增收。建立健全貸款監管和跟蹤機制,不斷提高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綜合效益。


  • 上一篇:對口幫扶讓然央村變了樣
  • 下一篇:道孚縣國道350線 落葉松形成高原冬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