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九龍縣多種模式發展農業產業

甘孜日報    2017年11月17日

  本網訊(縣府辦)近年來,九龍縣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模式,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快農業產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政銀企合作、共建共贏”模式。由政府出資1060萬元成立分險基金,開設專戶存入銀行,采取政府貼息60%的辦法,由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撬動資金1.06億元,對8家企業和15家專合組織發放貸款。目前累計發放貸款8000余萬元。

  “資產入股、保底分紅”模式。對貧困村孤寡、病重、殘疾等116戶無勞動能力貧困戶,整合其產業扶貧資金、產業發展周轉金、小額信貸資金580萬元、幫扶部門捐贈款23萬元及集體資產股權等資金836萬元,入股到九龍天鄉、海濤牧業等涉農企業及祥瑞種養殖、郎呷家禽養殖等有一定經濟實力和帶動能力的專合組織,在35年內按每年不低于7%的標準保底分紅,到期收回本金。

  “協議回收、訂單種植”模式。大力發展訂單種植,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訂單種植合同,按 “三統一分”原則,由企業統一發放種子、進行技術指導、開辟銷售渠道,當產品市場價高于合同價時農戶可分散銷售,切實解決產品銷售難題。目前,該縣累計銷售花椒、核桃、牦牛等農產品372噸,實現收入1086.40萬元。

  “支部引領、能人帶動”模式。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引領作用和致富能人示范作用,推行“支部+龍頭企業+農戶”“黨員+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發展模式,由黨支部牽頭組建專業合作社83個,致富能人帶動816戶、3266名貧困戶群眾發展牦牛、花椒、核桃、茶葉等特色產業,切實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


  • 上一篇: 康定市化解農牧民群眾增收難題
  • 下一篇:卡龍鄉牧民樂享村集體經濟“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