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婦產科里的男醫生

甘孜日報    2017年12月12日


援藏醫生程鵬正跟同事交流經驗。

        ■縣委中心報道組 韓國梁 /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自己的那一分自留地,這塊自留地里種著自己的情感、內心和無法言說的故事……

       潛意識里,婦產科的醫生都是女醫生,但在巴塘縣人民醫院,卻有一名醫技高超的男婦產科醫生,他就是雙流的援藏醫生程鵬。

      程鵬是個不茍言笑的人,關于他的故事更多地是從他的同事和身邊的朋友得知。

      巴塘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羅毅說:“你見過一個男人喝酒時流淚嗎?”他說:“我見過,就是程鵬。”

      去年,程鵬根據組織安排到巴塘援藏,他面臨的是無奈的抉擇,一邊是組織的安排,一邊是家庭的困境。家里年過七旬的老父親患有老年癡呆,如果自己走了,家里的重擔就全部落在了妻子身上,如果自己不走,又將辜負組織的期望。思慮再三,又經過與妻子多次溝通,最終還是踏上了遠離家鄉的援藏之路。

      羅毅說,那天程鵬喝了酒,哭了。他心里滿懷愧疚,他覺的對不起自己的妻子,對不起自己的父母,作為一個男人,家里的重擔卻丟給了弱不經風的妻子來承擔。

      許多次,他與妻子在微信視頻中聊天,妻子流淚,他也痛哭。

     更讓他感到愧疚的是,作為丈夫,妻子懷孕時,他卻不在身邊。

  “作為一個婦科醫生,當自己的妻子懷孕的時候,不能照顧自己的妻子,卻在為藏區的婦女服務,我們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羅毅說。

     今年8月,程鵬的妻子面臨生產。按道理講,他該回去照顧自己的妻子,但因為醫院的工作需要,程鵬無法回家照顧自己的妻子,妻子很是埋怨。

     在臨產前的一個星期,羅毅發現了程鵬的心事,才了解到他的妻子將要生產,便專門安排他回家照顧妻子,算是趕上末班車,盡了一份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在巴塘,程鵬的名氣響當當。

     今年3月,四川巴塘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在雙流援藏醫生程鵬的帶領下,為一名卵巢囊腫蒂扭轉的患者實施了腹腔鏡下右側附件切除術。這是海拔近3000的巴塘縣成功實施的第一例婦科微創腔鏡手術。

     患者是一名年輕、未育女性,有著強烈的生育愿望,而傳統開放式手術難免會對患者生育功能造成影響。對于該患者而言,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的微創腔鏡手術無疑是最優的選擇。但相比醫療條件先進的內地醫院,巴塘縣人民醫院的腹腔鏡手術技術還很落后,尚不能開展婦科微創手術。

     來自雙流的援藏醫生程鵬在知悉患者病情后,主動接下這個重任,在醫療條件較差的情況下,程鵬憑借著過硬的技術和堅定的信念為該患者實施了腹腔鏡下右側附件切除術,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用自己的精湛醫術挽回患者生命的同時保留了患者生育的希望。

     在巴塘縣人民醫院,作為來自雙流區婦幼保健院的婦產科醫生,程鵬不僅開創了藏區尚數空白的婦產科腹腔鏡微創技術,更帶出了一大批專業人才。

   “選擇了援藏,就要全心全意。”程鵬說。

      在一次援藏干部人才發言時,程鵬說了這樣一段話:我父親患老年癡呆,如果家里沒有這樣的病人,其他人是永遠體會不到照顧這樣病人的艱辛。我母親每天24小時不辭辛勞照顧我的父親吃、喝、拉、撒,每次與母親、妻子視頻聊天時,我對連自己兒子名字都記不起的父親直呼其名,他對我答應“哦”時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作為他的兒子感到自豪。今年9月我添了家里的老二,除了懷著虧欠分擔母親對老父親的照顧、對我家大女兒的教育責任之外,在我的兒子還沒滿月時我又回到了巴塘。現在我更感作為父親這份責任的偉大,我內心感受,在援藏工作中更要在兒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有奉獻精神父親的形象,我利用工作之余學習育兒、教子方面的書籍,希望援藏結束后回到家里時對子女的教育還為時不晚。

       這是一名援藏干部人才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表達,令人動容。

  • 上一篇:白玉縣疾控中心深入學校篩查結核病
  • 下一篇:康定市三合鄉“陽光評議”今年預脫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