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3月01日
園區工人喜領工資。
正在搬運送往縣城的蔬菜。
■陳麗 文/圖
人們常說高原的冬季總是一片死灰色,要想看到一點綠色,只有到菜市場去看從外地運來的蔬菜了。可如今,在爐霍的“飛地”產業園區,不僅能讓你在嚴寒的冬季看到綠色,有春意盎然的感覺,還能在吃上本地有機無公害的綠色蔬菜。
2月10日,筆者走進爐霍縣“飛地”產業園區,看到園區內熱鬧非凡,一片忙碌景象。工人正將一籃籃新鮮的蔬菜搬上卡車,園區負責人邊搬菜邊叮囑著:“小王,趕緊把今天‘訂單’上的蔬菜送到縣城,快過年了,別耽誤了菜農們‘提’菜……”而另一旁,40余名工人席地而坐,個個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因為今天他們將領取三四季度的工資。
斯木鎮吉絨村的郎吉領到工資后和身后的同事笑著討論辦年貨的事情。“我今天領到了20000元的工資,我想到縣上給孩子買點喜歡吃的水果、零食,還想買一臺冰箱,再買點中國結、對聯回家過個好年……”“如今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這都要感謝精準扶貧的好政策,還要感謝縣里鄉里還有園區老板讓我們這些貧困戶在園區里打工掙錢,所以今年我最想買一幅習總書記的掛圖掛在客廳里,讓總書記和我們一起分享新年。”吉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曾興榮接過工資后,興奮地說。
“今天總共發放了200萬元的勞務工資,年前,園區還將開展一次‘感黨恩,迎新年,送溫暖’慰問活動,屆時將購買足夠的大米、清油、棉被等生活品送給園區工作人員,并將按照園區人員管理激勵機制,對平時表現優秀的員工發放200-1000元不等的獎金,有效激勵員工干事創業激情。”
據了解,在春節期間,園區保證持續供應蔬菜,未來半個月,除了為本縣供應18000斤蔬菜外,還將按照“訂單”往成都、上海等地輸送30000斤蔬菜。按照每斤蔬菜5元測算,半個月內將實現24萬元產值。
據悉,爐霍縣“飛地”產業園區建成以來,不僅讓貧困戶成了股東,壯大了爐霍縣貧困村集體經濟腰桿,2017年實現48個貧困村288萬元分紅,帶動3179名貧困人口人均增收300余元,鼓起了貧困戶腰包,還讓深冬的高原小鎮,有了一抹難得的“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