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

甘孜日報    2018年11月21日

      ◎中共道孚縣委書記 蒲永峰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團結工作提出了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我們做好新時期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多民族聚居地區的縣委書記,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始終高舉民族團結進步大旗,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融入到全縣發展民生穩定各個領域,奮力開創各民族群眾共同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深化認識抓創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州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把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納入省、州重大戰略,精心謀劃推動。道孚歷來是多民族生活、多文化交融、多語言共享之地,可以說,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務實舉措,是推動全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的重要載體,是滿足道孚自身發展和確保長治久安的根本路徑。只有旗幟鮮明地把民族團結作為“生命線”工程,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才能在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工作中干出道孚特色、走出道孚路徑、形成道孚經驗。

      強化支撐抓創建。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道孚既是歷史悠久的民族交融之地,又是反分維穩的前沿陣地,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至關重要。堅持在增強創建后勁上下功夫。堅持把創建工作與州委總體工作格局、縣委“以脫貧攻堅為主導,推進城鄉同步建、產業同步育、社會同步治”的“一主三同步”發展思路結合起來,改善公共服務和民生保障,著力農旅融合發展,培育高原特色產業,加快社會事業發展,為推動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發展動能,打牢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物質基礎。堅持在豐富創建載體上下功夫。以培育感恩意識為主旋律,以“八進”活動為主陣地,推動民族文化振興,積極培育精神標桿、文化品牌和示范典型,講好道孚“故事”,唱好道孚“好聲音”,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典型的事跡教育人、模范的力量鼓舞人,引導各族群眾把牢“兩個共同”主題,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增強“五個認同”,打牢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思想基礎。堅持在筑牢創建根基上下功夫。牢牢抓住寺廟管理這個“牛鼻子”,以“導”的態度對待宗教,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用好對口幫扶平臺,促進與內地經濟、文化、人才雙向交流,推動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強化常態化依法治理,扎實推進掃黑除惡、緝槍治爆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法律七進”和基礎法治創建,依法穩妥處置矛盾糾紛和遺留問題,進一步打牢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社會基礎。

      凝心聚力抓創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推進全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則需要全縣各族干部群眾勠力同心、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突出黨建引領,加強黨對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引領作用,引導廣大干部增強一心向黨,反對民族分裂的政治自覺;引導愛國宗教人士正面傳導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價值觀,堅決抵御分裂滲透;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樹牢民族團結意識;引導各民族知識分子和代表人士增強民族自豪感,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凝聚團結進步合力。通過潤物無聲,潛移默化,進一步增強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同筑牢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鋼鐵長城。

     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民族團結之花,必將在雪域高原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脫貧奔康之路,必將在道孚大地走得更加堅定穩健。


  • 上一篇:道孚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示范縣紀實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