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新龍縣實施“五大人才工程”增強發展活力

甘孜日報    2019年01月17日

既“筑巢引鳳”又“固巢養鳳”

“智窮”是深度貧困縣發展滯后的源頭,追溯“智窮”,“缺人”是點燃“智窮”的“導火線”。為逆轉深度貧困縣“智窮”的尷尬局面,我省全面實施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組織開展人才工作“馬拉松”,擴寬深度貧困縣“求才”渠道,穩定深度貧困縣“用才”需求,增強深度貧困縣人才發展的新活力。新龍縣在這場人才工作“馬拉松”比賽中,強力在“五大人才工程”上下功夫,跑好人才振興工程的每段路。

◎田忠明 譚博方

“耐心”使在“定向培養”

抓住本土人才特點

為把全縣定向培養工作做好、做細,當好每位定向培養生的“服務生”和“答問人”,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在縣人才振興工程推進會上,對定向培養工作作了專題講話;同時,縣委組織部、縣人才辦、縣人社局組織精干力量,研讀定向培養協議,掌握定向培養的流程,便于快捷、準確地為每位定向培養生服務、解惑,讓他們放心、明白地簽訂定向培養協議。新龍縣2018年度定向培養76人(其中,定向培養農村實用人才10人),2019年定向培養需求計劃53人,順利完成定向培養任務,奠定培養本土人才的基石,增強培養本土人才的信心。

“決心”下在“人才招引”

增強吸引人才優勢

為打開“引才難”這道阻礙人才發展屏障,讓更多的優秀人才不斷向新龍涌來。新龍縣多措并舉,提高“人才強縣”戰略地位,加大獎勵激勵的力度,加重引進人才的砝碼,不斷壯大全縣干部人才隊伍,不斷優化人才整體結構,有效提高人才總體質量。一是實行大學生引進獎補制度。對非定向培養的省屬高等學校畢業生,符合享受基層學費獎補政策條件的,按規定對其學費予以獎補、助學貸款代償等。2018年以來,全縣對學費獎補資金12.92萬元。二是落實安家補助政策。出臺《關于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積極性的意見(試行)》,對剛性引進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等高層次黨政人才、緊缺專業人才,辦理正式錄用手續并與用人單位簽訂10年以上聘用(勞動)合同的,給予40萬元的安家補助。目前,分年度兌現1名碩士研究生安家補助。三是用活用好全縣事業編制。實施人才專項事業編制保障工程,實行動態管理、實名制管理,全縣預留93個定向培養大學生專用編制。

“重心”放在“人才培訓”

保障人才提能增智

開展專業人才全員培訓。嚴格按照培訓要求,結合部門職能需求,統籌選派專業技術人才參加上級調訓;充分利用縣級資源,建立完善師資庫,定期舉辦專業技術人才專題培訓班,讓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學有所獲、獲有所用”。2018年度,全縣教育、衛生、林業、旅游等領域培訓809人次。

開展在職人員學歷提升。先后與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宜賓學院、成都廣播電視大學等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縣委組織部與成都廣播電視大學達成“免費培養30名大專學歷干部人才的協議”。全縣干部人才積極通過成人教育、網絡教育等方式提升學歷。2018年度,全縣60名(其中,成都廣播電視大學實際免費培養35名)干部人才學歷得到有效提升,有力保障全縣人才發展的智力需求。

開展鄉土人才素質提升。為有效提升鄉土人才能力素質,改善基層專業技術人才的服務水平,全縣的村幼、村醫、農技員等積極參加上級和本縣專題培訓,2018年以來,累計培訓787人次。

開展重點專題培訓。注重農業、旅游、規劃建設、環保、會計、電子商務、水利、國土資源管理、文化、審計等領域的人才專題培訓,著力提升各領域人才能力素質。2018年度,累計重點專題培訓1323人次。

開展專業技術現場培訓。“科技扶貧萬里行”的專家把“科技及時雨”送到了新龍田間地頭,為全縣農牧民上“增收課”,從源頭上解決全縣農牧民致貧原因。2018年度,召開專題座談會2次,舉辦現場技能培訓4期,培訓農技員、農牧民群眾等216人次。

“誠心”留在“人才援助”

注重智力作用發揮

充分發揮雙向人才交流任職作用。積極與宜賓、廣東等對口支援地對接,雙向選派干部人才交流任職,讓援藏干部帶著創新理念、成熟經驗等走進新龍,幫助本地干部改變觀念、提升能力;讓本地干部轉變身份,作為“取經人”,走進宜賓、廣東等對口支援地,學技術、開眼界、取真經。2018年度,宜新、廣新等互派交流任職干部人才109人,其中,廣新互派7人,宜新互派102人。

充分發揮援藏干部人才智慧作用。援藏干部人才通過開辦“星期五講堂”,幫助全縣從事文秘、會議布置、文件起草、綜合協調、接待禮儀等工作人員換新貌;定期舉辦“智力幫扶講壇”,幫助全縣從事醫療衛生、教育教學、農牧種植等工作人員提能增智。全年累計“傳幫帶”本地干部人才511名,2516名農牧民收獲種植、養殖等技術,不斷為雪域高原幫帶出一批批干部能人和致富能手。

充分發揮駐村幫扶力量作用。加強駐村幫扶干部人才培訓,全年對272名駐村幫扶干部培訓,實現全覆蓋。注重新任駐村干部“傳幫帶”,積極開展“傳幫帶”,讓新任駐村干部提早熟悉工作、迅速進入狀態,共幫帶104名新任駐村干部。

“愛心”獻在“人才穩定”

穩固人才發展根基

持續深入推進新龍縣正向激勵機制、“百千萬康巴英才工程”人才獎勵金等人才工程,堅持正確的選才用才導向,讓干部人才感受組織的關心關愛,堵住“流才潮”。 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堅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優秀干部的主陣地,對在“四個一線”中,特別是脫貧攻堅一線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人才,做到優先提拔重用。2018年度,提拔重用“四個一線”干部86人(其中,脫貧攻堅一線干部39人)。

全力保障人才待遇。落實脫貧攻堅一線干部人才艱苦邊遠地區津貼、鄉(鎮)工作補貼等政策,全年兌現332萬元,有效形成關心愛護脫貧攻堅一線干部的良好氛圍。

加強干部人才激勵獎勵。設立“新龍縣人才發展專項基金”“特殊貢獻專項獎勵基金”“碩博人才進甘孜行動”專項資金,全力保障170萬元的人才工作資金。2018年度,共獎勵各類人才660人次,兌現人才獎勵金85.46萬元,有力有效激起了干部人才的主動性。

加大干部人才關心關愛。為凝聚干部人才的智慧,切實關心關愛干部人才,落實“四個尊重”要求,召開了2018年度人才工作座談會,現場發放副高級人才慰問金共3.75萬元,營造了愛才、敬才、惜才的濃厚氛圍。

努力改善人居生活環境。縣委、縣政府主動作為,不斷加力,在干部人才“衣食住行”上下功夫,新建干部周轉房300套;全縣各區鄉鎮食堂、浴室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29.66萬元,23個區鄉鎮規范化食堂建設已全覆蓋,新建區鄉鎮浴室19個;爭取63萬元專項資金,建立了援藏干部公寓和食堂。




  • 上一篇:道孚縣打通監察體制改革“最后一公里”
  • 下一篇:甘孜縣147個項目助推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