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實現5個100%“雪山下的部落”跟上現代節奏

甘孜日報    2019年12月25日

本網訊 12月17日,雪后初晴,坐落在海拔6204米格聶山腳下的理塘縣禾尼鄉克日澤洼村倍感溫暖。

“克日澤洼”,藏語譯為雪山下的部落,全村116戶、654人,離縣城46公里的克日澤洼村,過去因交通、電力、飲水等基礎設施落后,牧民們似乎與現代生活隔絕了。

今年1月,剛擔任該村的禾尼鄉駐村工作隊員洛絨澤旺清楚地記得第一次進村時的情景:大雪紛飛,牧民們取水要到村邊的小河,取暖靠燒牛糞,照明靠著太陽能電池板,沒有移動信號。

脫貧攻堅戰正酣,難啃的硬骨頭必須得“啃 ”。洛絨澤旺首先想到的是搬離這個“苦寒之地”,但村民們不答應。“哪里去找那么大的草場,有蟲草、黃芪、貝母等資源,搬走了就沒有了經濟來源。”村支部書記波拉說。

牧民們不愿搬遷,就只能傾盡所能來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5月,冰雪融化,一場交通、電力、飲水等公共服務設施在氣候地質條件惡劣的克日澤洼村打響。蟲草季節,41歲的村民昂旺洛絨早早就下了山,主動到村里“投工投勞”,幫助挖洞、架設電桿。雖然收入會受到影響,但昂旺洛絨說,他還有3個娃娃在學校里讀書,早點通上電,孩子們就能在更好的環境中學習,晚上也不用再點著蠟燭看書了。

11月24日,對于昂旺洛絨來說是永生難忘的一天,克日澤洼村架設的10KV輸電線路并入國網。有了電,村民們當晚跳起了歡快的鍋莊,讓高興之情蕩漾在村莊的每個角落。

村民們都迫不及待購買了手機、電視機、冰箱、洗衣機、電動打茶機等家用電器,都在村民的采購之列。

不用再依靠小柴油機供電的小音箱、依靠太陽能電池板充電的手機來播放音樂跳舞了,一套嶄新的廣播系統很快就能用。村點小教師降央曲西說,有了電和網絡,她們就能給108名學生放很多音樂視頻,教他們唱更多新歌,加裝現代化教學設備并接入遠程教育平臺。

讓村民們高興的不光是電,克日則洼村先后硬化道路4.9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90個,配建公廁8座,電入戶率100%,安裝水樁9個,村民來回取水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村口新建的“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已掛牌,村民們可以收發快遞甚至開網店。超市準備了收銀機,寬帶也接好了。

為了讓村民富裕起來,今年克日澤洼村用100萬的扶貧資金因地制宜建立了村集體經濟——牦牛養殖合作社。明年養殖合作社的牛奶、酥油等副產品收入就可以給村民們分紅了。“而牦牛養殖合作社只是是村里集體產業的第一步,集體超市也有了效益,我要鞏固好脫貧成果。”波拉信心滿滿地說。

五年來,理塘縣補齊脫貧短板,全力加快基礎設施扶貧攻堅。投入15億元,推進鄉、村道路建設,建成12條通鄉公路492公里,建成232條通村公路1008公里,鄉(鎮)通鄉通暢率、通村通暢率達100%;投入1.83億元,建成2G基站102個、3G基站18個、4G基站313個,214個行政村通訊網絡覆蓋率達100%;投入5.18億元,建成電網工程項目122個,縣鄉村電網覆蓋率達100%;投入134.36萬元,補充、更新戶戶通設備7247套,戶戶通設備安裝覆蓋率達100%;投入3.35億元,解決全縣214個行政村12350戶61871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安全飲水達標率為100%。

理塘縣融媒體中心 葉強平 黃煉




  • 上一篇:道孚縣城鄉蛻變展新顏
  • 下一篇:九龍縣:把生豬養殖做成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