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5月22日
本網訊 近日,筆者從甘孜縣召開的深度貧困鄉鎮飛地經濟產業園區暨拖壩鄉福德種養殖合作聯社”公司+合作社“協議簽訂會議上獲悉,該項目建成后年均累計產生經濟效益將達到3080.5萬元,從而加快“四鄉一鎮”深度貧困鄉鎮全面脫貧攻堅步伐。
為更好地整合資金力量、集中發力、實現規模效益,促進產業基礎薄弱的貧困鄉鎮集體經濟發展,甘孜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以拖壩鄉“福德種養殖合作聯社”擬開展建設的“飛地經濟”園區區位優勢與“四鄉一鎮”深度貧困鄉豐富牦牛資源相結合,積極打造提升拖壩鄉移民新村飛地經濟產業園區,該園區建設項目共涉及牦牛短期育肥基地、生豬良種繁育集體、黑山羊試驗試樣基地3個基地的建設項目,投入資金約900萬元,涉及貧困鄉鎮的18個村,該項目建成后年均累計產生經濟效益3080.5萬元,按一個租賃周期為10年計算,可累計產出效益3.0805億元,可產生分紅效益76萬元,10年累計產生分紅效益760萬元。據悉,該項目從即日起進入施工期,將在今年全部投入營運。
會上,康巴拉牦牛繁育有限責任公司、吉達農牧科技公司與涉及鄉鎮簽署了合作經濟協議,公司方代表也表示將全力經營好飛地集體經濟產業,達到互利共贏的效果。涉及鄉鎮代表也表示將努力配合做大做強飛地經濟,讓集體經濟發展推動貧困鄉鎮脫貧的步伐。
“‘飛地經濟’產業就是要利用合作社的大平臺,促進甘孜縣深度貧困鄉鎮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收入,從而助推四鄉一鎮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切實提高農牧民群眾生活水平,為貧困鄉鎮脫貧注入新動力。” 縣委一負責人如是說。
縣融媒體中心 李雪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