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魅力非遺 匠心傳承——瀘定縣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受追捧

甘孜日報    2020年06月12日

游客和群眾欣賞嵐安藏族貴瓊繡。

本網訊 6月9日上午,瀘定縣“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瀘定橋廣場拉開帷幕。

現場除了豐富的非遺宣傳資料展板、州縣非遺項目宣傳音像資料外,還邀請 “杵坭山歌”“嵐安鍋莊”“嵐安藏族貴瓊繡”“瀘定李涼粉”等部分非遺傳承人到現場開展宣傳、展演。此外,紅軍飛奪瀘定橋紅色主題畫展也是一大看點。

一陣豪邁、悠揚婉轉的歌聲在廣場響起,“杵坭山歌”傳承人吳全清為群眾演繹山歌唱法、展示山歌文化,吸引眾多群眾駐足聆聽,不少人還情不自禁地跟著唱起來。這邊還未唱罷,那頭激情奔放,輕盈而柔中帶剛的嵐安鍋莊也跳起來了,傳承人親自傳授舞步技巧,吸引近百名游客和群眾跟著學習嵐安鍋莊,親身體驗瀘定民俗文化魅力。架、納、平、挑、參、滾、牽等30多種針法繡出一個個圖案、繡出一個個故事,也繡出了瀘定淳厚的傳統文化,更繡出了瀘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嵐安藏族貴瓊刺繡作品一經展示便有吸引了眾多群眾和游客前往欣賞,不少群眾還現場請教起了刺繡技巧。

此次非遺宣傳活動,不僅能免費學唱、學跳、學繡,還能免費品嘗瀘定烹壩十里香酸菜和瀘定李涼粉。

紅色主題畫展上,11名講解員為群眾現場講解54幅作品,讓參觀群眾在感受藝術氣息的同時,了解傳統文化,致敬革命先烈。

“沒想到來甘孜旅游還能碰上這樣有趣的活動,太值了。”成都游客黃女士一邊學跳嵐安鍋莊一邊說,“以前就很想學習鍋莊,今天算是滿足了我這個小心愿。”

瀘定縣文化館館長馮菊梅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世代傳承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是我們情感表達和自我認同的方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非遺的踐行者和傳承者。我們希望通過宣傳展示,培養大眾保護和傳承非遺的意識。”

據了解,瀘定縣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9個,其中省級項目1個。下一步,該縣非遺宣傳展示活動還將走進企業、社區、校園,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

記者 張亞賢 文/圖




  • 上一篇:理塘縣法院法官耐心促和解 民工終領血汗錢
  • 下一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鄉城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