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8月25日
本網訊 8月16日,康武大橋下行3KM處,近10萬方土石垮塌;8月18日,國道350線路鮮水鎮孜龍村路段發生高位山體滑坡,交通阻斷……過去一段時間,道孚縣受強降雨天氣影響,誘發多處地質災害,但因預警有效、轉移及時,搶險迅速、管控嚴密,無人員傷亡,無重大群眾性財產損失,取得防汛階段性勝利。
記者從道孚縣應急管理局獲悉,自今年6月以來,全縣累計降雨量743.4毫升,是去年同期的1.53倍,且呈現出集中、迅猛的特點。道孚縣地處鮮水河斷裂帶,目前共排查出地災隱患點181處(今年新增14處);受強降雨影響,該縣6月至今地質災害的受災面和發災率均明顯高與往年。目前,道孚天氣轉睛,從近期天氣趨勢和往年經驗上看,該縣已實現了預期防汛目標。
成績往往與付出成正比。道孚縣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任人表示,取得今年防汛減災工作的階段性勝利,離不開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相關部門的精誠履職,離不開干部群眾的團結奮斗。“總的來說,我們做到了‘事前準備扎實,事中反應迅速,事后處置得當’”。
近年來,道孚縣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從隊伍建設、監測預警、宣傳動員、應急演練、預案制定、物資儲備等方面持續用力,不斷提升應急管理水平,成績顯著。目前,全縣有各類救援隊伍1216人,壯大了“從監測預警到一線搶險,從專業處突到群防群治”的避險搶險工作力量。今年汛前來臨之前,該縣在主要地災隱患區組織開展了應急演練9場,強化了干部群眾提前避險、主動避險、科學避險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儲備了包括5000多床棉被、3700多件棉衣褲、150多頂帳篷、20個鋼爐在內的大量物資,實現了救災物資種類齊全、數量充足。
5月1日進入汛期后,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防汛工作,主要領導多次現場督導防災減災事宜。相關部門實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每日2次通過全州應急視頻調度系統和4G單兵圖傳,接收州應急指揮中心點名調度及報送應急信息,并對全縣16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實時調度。
6月以來,降雨增多,全縣進一步加大了防災減災的工作力度。縣應急管理局對縣域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一對一”監測,實時研判安全風險,并第一時間向各鄉鎮、相關部門、重點企業發布預警信息;督促指導各鄉鎮在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和災害易發區域設立警示牌,進一步明確預警信號、避險地點、撤離路線;相關部門(行業)實行“24小時備戰”,確保人員設備隨叫隨到、來之能戰;各鄉鎮、各村充分發揮干部、黨員和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員的作用,筑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發揮了廣大群眾避險救災的主體作用。
在災情發生時,主要縣領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靠前指揮,各相關部門立即組織力量投入搶險救災和后續保障工作,各鄉鎮和各村始終發揮基礎作用,做好后續管理、群眾安頓和隱患監測工作。災害發生后,各級各部門持續用力,做好排險、避險和過渡安置工作。
據統計,6月至今,道孚縣已投入專業機具103臺次、專業隊伍300與人次,參與地災應急搶險,縣公安交警部門先后出動200余名警力參與搶險執勤。
“10月以前仍為防汛時期,我們將在合理安置受災群眾、科學處置已發災害、有序組織恢復生產、嚴密監測災害風險的同時,持續抓好后半段防汛減災工作,也希望廣大干部群眾不要松勁,繼續保持高度警惕,做好防汛減災的各項工作。”縣應急管理局負責人如是說。
記者 劉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