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瀘定縣“十三五”國家支持項目建設成績喜人

甘孜日報    2020年12月24日

完成投資5.8778億元 27個項目建設竣工

本網訊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國、省人大代表集中視察瀘定座談會上獲悉,“十三五”期,國家支持瀘定縣52個規劃項目,涉及民生改善、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生態環境、基層政權和社會管理五大類;截至12月初已到位資金6.2636億元,累計完成投資5.8778億元,其中27個項目已建設竣工。

“十三五”期以來,瀘定縣堅持用好、管好國家規劃項目,隨著一批重大項目落地落實,對促進全縣發展、民生、穩定各項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全面實現44個貧困村退出、3042戶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任務,全縣貧困發生率從15.6%降至0%,在全州率先實現縣摘帽。

經濟保持平穩增長,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十三五”期,瀘定地區生產總值年均長9%,預計2020年達到28.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6%,預計2020年達到8.01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9.6%,預計2020年達到2.87億元。全縣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大產業結構調整為14:30:56,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全域旅游快速發展,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現固。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教育事業全面均衡發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9%,孕產婦死亡率降至十萬分之三十二以內,新生兒童死亡率控制在千分之七以內;社會保障實現全面覆蓋,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3%,農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増長10.6%。

生態功能持續增強,綠色發展成效明顯。目前,該縣有效管護森林資源196萬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6.1萬畝,全縣林草覆蓋率達73.53%。幾年來,該縣成功創建省級生態鄉鎮2個、省級濕地公園1個、州級生態村40個、綠色家園1317戶;全面推行河(湖、庫)長制,縣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100%,大渡河出入境斷面、飲用水源地水質均達國家Ⅱ類標準以上,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回收處置率達100,主要污染物排放達到省控標準。

基礎設施持續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十三五”期以來,雅康高速通車瀘定,國道318線二郎山至白日壩段路面大修全面完工,瀘石高速啟動建設;瀘定縣建成通村通暢路137公里、產業路259公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38公里,建制村實現通達、通暢和通客運“三個100%”;城鄉電網改造成效明顯,累計改造城鎮電網11.6公里,完成28個村農網改造;水利基礎設施全面加強,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全面完成;城鄉建設提速增質,建成省級特色小鎮1個、傳統村落2個,最美鄉鎮2個、最美村寨4個,創建省級“四好村”12個、州級“四好村”79個。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發展動力持續增強。率先在全州啟動黨政機構改革,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全面完成;率先啟動教師編制“縣管校聘”并在全州推廣;累計清理行權事項253項、公共服務事項254項、中介服務事項34項、“最多跑一次”事項527項,全面實行“三十三證合一”,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民主法治不斷健全,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十三五”期以來,瀘定深入實施依法治縣戰略,廣泛開展“七五”普法,全縣群眾法治意識不斷增強;服務型基層政權和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成效顯著,成功創建6個州級、22個縣級“文明村”。

記者 劉小兵


  • 上一篇:爐霍縣推動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下一篇:沒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gxdt/6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