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5月26日
機械化種植。
本網訊 近年來,色達縣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積極引導農牧民發展青貯玉米飼料種植,既為畜牧養殖提供豐富的飼料資源,又為農牧民開辟了一條增收捷徑,收到了“一舉兩得”的良好效果。
該縣去年開展青貯玉米試種成功,但還存在部分地塊玉米發芽率低、雜草繁多、間種的豌豆基本絕收等問題。為此,該縣特邀州農科所專家前來指導,從播種的方法、密度到整地、做溝、施肥、澆水再到田間管理等各個環節展開系統學習。今年在州農科所專家的支持下,該縣繼續流轉翁達鎮明達村80畝土地來種植青貯玉米,在專家的指導下完成30畝試種,并在今年取消間種豌豆,按照玉米生長期間種高產量牧草。為到達青貯玉米種植及適應播種機械的土壤,特選高標準農田開展試種。從播種、施肥到除草全程機械化,節省了人力物力。
同時, 該縣通過發展青貯玉米飼料種植,增加了老百姓收入,實現農業增效。流轉土地以700元每畝的價格從老百姓手中流轉出來,收獲玉米秸稈打包好,在冬季缺乏牧草時免費發放給養殖大戶。青貯飼料種植技術成熟便可以推廣給全縣老百姓,按照畝產3噸、市場價格2500元/噸,老百姓比種植青稞增加近7000元收入。
縣融媒體中心 尼公 文/圖